一个复旦毕业生的学习经验
栏目:大专本科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8-06 来源:网络
(一个复旦毕业生的学习经验)
现在上海的子女教育氛围,可谓是“腥风血雨”。如果用一个词来简单形容,就是“鸡娃”,鸡就是打鸡血的意思,鸡娃就是使劲督促孩子学习。
比如有同事费尽心思,把孩子通过托关系塞到了最严格老师的班级;有同事给孩子周末安排了满满的补习班;还有同事自己上阵,疫情了天天给给孩子加“学习餐”。
最后效果如何呢?家长花了无数的心血和金钱,孩子度过了痛苦的童年。
他们大学以后可能甚至都不再想碰学习。
不过我感觉自己一直是一个特例:
1、我的天资不算聪颖,小学学号是33,考试也一直在全班20-30名左右徘徊;
2、爸妈也很佛系,并没有要求我一定要考上什么学校,没有给我很大压力;
3、我也自己没有花太多精力在学习上,反而喜欢打游戏(小学3年级有电脑就开始玩),三国志曹操传我通关过20多遍,后来的dota和王者荣耀也是一个不拉下。
但最终结果还不错,小学、初中、高中都是重点,本科还考上了复旦。毕业以后反而更容易坚持学习了,为了看年报又开始自己学习CPA,所以对学习也算有一点发言权。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不讲投资,来讲一讲学习经验。
学习是认知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从后视镜来看,在中国一线城市买房,长期持有不卖出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但是回到20、30年前,中国又有多少人能够判断准确这一趋势?
大部分人要么就是觉得房价这么高了,没有空间了,于是乎不再关注了;又或者先买入几年,看到房价涨幅巨大就落袋为安,赚一个差价。
真正坚持买入持有至今的房东又有几个?
当然这也不应该怪罪于他们的运气,人的行为、作出的决策,大部分是基于他的认知,而他们的认知逻辑又非常简单——单纯以单价、涨幅等因素来判断。
学习,本质上就是去提高自己认知这个世界的能力。
学习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可以看书,可以请教,可以实践……
当然这个世界涉及的知识领域太多、太杂,有物理学的、有数学的、有商业的、还有人性的,如果凡事要从头慢慢学起,那等到七老八十估计才刚刚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而且这些知识还不一定对。
所以,书就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准确的方式去学习先人的认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就是人类对这个世界循序渐进的认知。老师则是辅助小孩子去学习这些认知。
所以学习并不单纯地只是为了应付中考、高考,考试只是一种筛选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背后你所掌握的认知。
考试只会影响你几年,认知则会影响你一辈子。
只有从观念上慢慢接受上面这个观念,才能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主动学和被动学
主动学和被动学,是造成学习结果大相径庭的一个主要原因。
比如很多人喜欢打王者荣耀,因为这个事情的反馈是即时的,胜利就可以获得及时的快感,失败了就会痛苦,通过反复刺激人的多巴胺,小孩子就更愿意去主动学习。
除了有空就去直播间学习玩法以外,还会自己去找攻略、自己去练习,时间一长,水平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
但是对于学习,很多人往往都是被动学习。
他们只看到现在需要读一大堆书,需要连续听几节课,需要完成一堆作业,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的是,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让他们余下80、90年中都可以受益匪浅,特别是语文、数学这种基础知识。
这就是,知识复利。
例如直到我现在写文章的时候才懊悔,当初语文咋没学好,经常词不达意,没法把一个理念、一个事情表达得非常清楚。
可惜越是有长期复利的,越是需要克服人性,比如保持健康需要戒除不良习惯、长期锻炼、合理饮食,但是每天喝瓶可乐、抽根烟多快乐啊!因此大部分人都不愿意主动去做。
投资也是如此,不仅需要长期看各类商业书籍、阅读大量年报、经常去思考,还常常得到负反馈(亏钱),所以能长期坚持下去的人寥寥无几。
而投资的成果可能需要5、10、20年才会看得见。
一旦你愿意主动学,学习这件事情,就不需要坚持了。
你可以当作和看电视一样的一种常规活动,今天工作有点累,就简单看一下,明天正好有点空闲时间,就可以泡一杯茶静静地学习半天。
梳理逻辑脉络和反思错误
还有一个导致学习能力差异巨大的因素,是在于对于逻辑脉络的梳理和对错误的反思。
我初、高中的时候,碰到过几个非常愿意学习的女生,她们往往很文静,很坐得住,也非常愿意去主动学。
她们上课听讲一般不会开小差,会认真记录下老师的话语,对题目的解答也标注得非常认真,甚至哪怕是课间也经常向同学请教问题,但最后成绩却从来都不拔尖,偶尔题目还会钻牛角尖。
为什么?我发现她们的过于细致反而影响了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对于主要矛盾的理解。
比如投资中重要的原理就是那几个,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看未来现金流折现,市场长期是称重机之类的。
剩余的商业模式、财务数据都是对这些原理的具象阐述或者归纳。
有些人看到水电行业是重资产行业,需要大量资本开支,且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回本。就心生厌恶。
孰不知这就是这个生意的特征,水电生意除了资产重以外,现金流增长的天花板也显而易见,都是它的缺点,
但这丝毫不影响水电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只要它的竞争优势还在,它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就还在。
了解清楚逻辑主线以后,它今年多赚一点,明年少赚一点,又是否会影响你的判断呢?
除了梳理逻辑脉络,对错误的反思也是成长的关键点。
小时候我对待错题一向都特别认真,因为错题可以让我知道,我哪里的认知出了问题。、
比如这个题目我是因为粗心错的呢?还是因为没记住这个知识点错的呢?还是因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点弄错了呢?还是我压根就没读懂这个题目。
只有知道你错在哪里,你才有机会去纠正这个认知。错误的认知纠正得越多,你下次再重复犯错的概率也就越低。
然后要做的,就是重新再去梳理逻辑脉络,你的知识库里的知识开始逐渐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络,里面的东西相互是联通的。
等到你再去考试的时候,你会发现,所有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本质上还是考查知识点,只是换一种皮囊而已。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重磅好消息!硕博士在青岛买房,最高可获15万安家费!本科生也可领住房补贴!
- 重磅!大学生到滨海新区直接落户,本科每月补贴1000元
- 河北10市新政!大专层次起,购房、租房、生活等补贴多多!你符合吗?
- 海宁升级人才政策!大专以上就可享生活补贴!本科生购房最高补贴10万!
- 2022二本征集志愿什么时候填报?本科二批征集志愿填报时间2022(各省份汇总)
- 今起执行!本科生落户中山申领1万元指南出炉(附办理流程)
- 初阳光谱丨“仰望星空 携手学长”高校任教优秀毕业生展播
- 2022年嘉兴市级人才补贴出炉!从专科到博士都能领钱,最高100万……
- 一次性发放!最高15万元/人!青岛高校毕业生安家费申请指南
- 每月最高1500元!各位毕业生请注意,可申请住房和生活补贴→
- 上海毕业生落户上海就业评分办法打分标准
- 上海自考本科报名有没有户籍限制
- 上海成人本科报名及考试时间是什么时候
- 在英国本科毕业之后可以先工作两年再申研吗?签证怎么办呢?
- 本科四非,排名第3,夏令营预推免985遍地开花,成功上岸复旦
- 为什么专科生现在成了普遍被歧视的群体?
- 上海居住证转户口的条件2018精华版
- 抢人大战爆发?这个城市的毕业生,5年内可直接落户!
- @想学医的考生, 部属高校本科医学专业拟扩招, 这四类人才紧缺!
- 上海“精致穷”被揭开,本科生晒出到手收入,网友看后引发争议( 二 )
- 落深户要什么条件,全日制本科入户深圳
- 非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要求
- 本科生深圳入户条件2019政策深圳落户材料
- 深圳取消大专生入户(深圳取得户口的条件)
- 本科可以入深圳户口吗,入深户条件
- 深圳入户本科生有什么福利的简单介绍
- 我是普高应届美术生,联考校考都失利,走不了统招本科,想问一下自考本科怎么样?
- 条件是非全日制大专想办理深户,这个证书你不知道?
- 本科生直接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利弊就这么简单!
- 深圳积分入户常见加分项目有这些,看看你能积多少分
- 在宝安,原来个人也可以灵活交社保,太方便了!
- 美宝深圳上户口攻略
- 深圳人才落户租房补贴申请详细流程
- 深圳入户中级职称,转户口需要什么条件
- 2017最新入深户福利之超生的都不是事
- 最新政策出炉!拿全日制大专文凭,轻松入深户!截止15日!
- 深圳户口or美国绿卡,你会怎么选
- 2022深圳入户体检不合格怎么办?
- 越来越简单的背景下,深圳入户网络教育本科学历如何应对?
- 上海人才引进政策升级,这18类人可直接落户!(附政策解析)
- 上海积分120分细则政策解读:上海积分计算一定要按照正确的计算方式!
- 陕西借“千人计划”引进国外高智人才参与西部开发
- 高级技师在上海居转户
- 高校研究生可直接落户上海哦!
- 人才引进集体户口档案在哪里?
- 昆山人才引进落户条件 具体条件看这里
- 盘点上海居转户7年究竟要花费多少钱?
- 上海浦东申请居转户成功经验分享
- 创意海报丨政策倾斜+保险补贴 多地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