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从本科开始大家都这么着急?本科生参加科研的意义是什么?
栏目:大专本科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8-09 来源:网络
(为什么现在从本科开始大家都这么着急?本科生参加科研的意义是什么?)
题主本科生,人文学科。
由前段时间的焦越同学被清华复试刷下来开始想到。个人认为焦同学的问题就在于她根本不明白进入她在复试里需要向老师展示的是科研经历,在她的认识里全面发展才是老师青睐的。
进入大学以来题主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发现读研究生需要很多提前对专业的了解,必须要有科研经历、甚至最好能有论文发表。
那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现在大家一定要在本科有科研经历才能进入研究生的学习?为什么老师都在鼓励本科同学加入项目?
当然我知道理工科和文科是不同的。在我有限的认知里(如有偏差恳请大家指出),理工科有一套较为固定的研究模式,专业分工也比较细致,可能更早地投入科研“生产”会有助于专精。但我也问过一些进了实验室的同学,本科生其实也做不了什么,主要打杂,感觉这样的“科研”充其量也就是为读研做了一些经验准备,以至于读研以后导师省心、不用重新教基本常识。
但在人文学科里,我感觉过早投入一个课题项目未必是一件好事。人文学科需要思辨,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广泛的读书可能才是更重要的。过早地把自己的眼界局限在一个特定话题上、选了一个流派的学说就一头扎进去拌嘴皮子发论文、找个理论选个现象就开始套模版很快得出结论,但却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和别的学科有什么关联、为什么我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和“我”的关联是什么,感觉缺乏一种对学科本体的关怀。上课的时候有个老师说“做学术就是一种游戏,尽早适应游戏规则才是重要的”,让我非常困惑。为什么大家不去思考别的可能性、不关心自己做一件事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可能有人会嘲笑我天真,但如果连人文学科都没有人文关怀,如果人文学科的研究都靠“模式化生产”,那谁来提这些大问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又有多局限?
当然,我也就只是一个本科生,难免有常识性错误,欢迎各位业内人士指正批评。
目前我能想到的原因,有以下这么几点:
1.教师压力大,评职称发文章还要教学生,于是把压力转嫁给学生,让学生帮忙打杂,既锻炼学生又减轻自己压力。文科领域我也见过很多老师把自己大项目的子项目分给学生整理资料的。
2.学历膨胀,社会各种工作职位对学历要求增高,大家都想往上读书,所以不论是否有心做研究,都会倾向于读研,读研不再是为科研准备后备军,而是拿到学历的手段;而本科阶段积累科研经历,就成了“得到研究生左边offer右边”的一种手段。
3.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处在了一个转型点上了吗?现在的基础教育中也更加倡导研究性学习,用问题带动学习。但就从我的个人体验来说,以学生自我为中心的探索必然是受到他个人的局限的,甚至受到他导师的局限。而系统的学习训练、广泛地阅读、广泛地了解这个世界,接受通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打开视野,解决研究中的瓶颈(很多时候研究的瓶颈可能就是一两个知识点的缺环),也能打开新的思路,接受世界存在别的可能性。你敢想象一个学生本科一进来就跟一个老师做项目,然后毕业论文跟这个老师、硕士博士也跟着这个老师吗?那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会有多大的偏差?
如果学校认为这就是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为什么又要强调通识教育、搞大类招生?(有可能我这里犯了逻辑错误,可能这两者并不矛盾。但我不能想通,希望大家可以解释一下。)
现在这种越来越专业化、人和人之间有“行业隔阂”的年龄越来越早的,人作为“人”的整体性逐渐丧失的趋势,正常吗?
确实不正常。
大学分专业,找工作看专业,公务员事业编招聘也要看专业,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不再要求人全面的发展而是转向特长发展。木桶理论似乎不再试用——决定木桶盛水多少的不再是短板,而是长板。
我的同学告诉我的他的导师对学生的评价:我比较喜欢本校保研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而且用起来也比较顺手。但是现在考研的太多,本校的本科生毕业就转行,只能招考研进来的。他们都没进过实验室,需要重新培养;研究生三年,培养的差不多了,他们又会转行,这就是浪费时间啊!
作为导师,有课题,要做科研,怎么办?你不要指望船长亲自划船,也不要指望建筑师亲自砌砖,导师们绝对不会亲自做试验!所有的实验数据都是学生做或者招聘实验室人员做的,而且要加班加点做!没有数据怎么写文章?不写怎么发?不发文章哪来的科研经费?没科研经费还搞个毛的科研!有自己的实验室还好,没有实验室所有的样品都得送到别的实验室测,那就得等着了,能不着急吗?可以说老师和学生是相互合作的,无论是谁损害哪一方的利益都不会愿意吧?
回到问题,本科生着急都是因为生存压力啊。如果一个月两千够我们在北京买房子和生存,难道我们还会挤破头考研吗?还不是因为家里没矿啊!
本科生搞科研,就是锻炼自己的技能,给自己一个左边加分右边项,起码编写没进过实验室的同学多了一些经历啊。
恕我直言...题主能有这种辩证思想很不错...但是呢...这种思想出现的时间点有点儿奇怪....
有种学艺不精积累不够不知从何下手努力的幻灭感....
不知题主什么年纪...但感觉起来像是高中生....就是那种读几本通史就感觉了解这个世界了的那种感觉....
因为这种问题不太像是已经做出选择的本科生而像是一个不知道人生目标的高中毕业生特别是选专业的时候....
你要知道啊无论是人文还是理工科都需要年复一年的知识的积累所谓一头扎进一个学派就开始研究...我不认为你的能力和积累能达到有能力扎进一个学派的标准因为如果能的话就不会问这种问题了....
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一个人穷极一生有可能连一点小小的突破都做不到这是客观事实...你的想法太让人起鸡皮疙瘩了...真的....
人啊当没读过多少书的时候总对这个世界抱有一种幻想的好感和期待当你真正进去的时候就会产生幻灭感导师希望你们早早进入学术领域是为了让你们早日看清这个世界早日找到你自己想做的事...这是积了大德了...为啥在你眼里就是老师需要你去干活发论文打杂...难道你在学术工作中不需要打杂么?这都是很正常的请你不要出现那种怨天尤人的幻灭感了真的...
这样的导师真的比给你营造幻想然后等现实压倒你也不管的好的太多了..
要是硬给你加一句的话就是多听多问别瞎想...毕竟思而不学则殆.....导师比你多活几十年思想一定比你成熟....就这样....
好学校优秀的本科生参与科研可以,但是从教育部往下都是好大喜功,把科研创新变成了凑学分,变成了噱头,殊不知大部分学生不适合科研也没有必要做科研。换句话说,如果真的大部分本科生都能科研的话,中华民族早腾飞了。
谢邀。就我个人以及身边的朋友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对,你参考参考。
本科的时候导员就给我们敲警钟,说加强科研,多联系导师,多做科研等等,那时候我也相信,但是自己胆小,一直都没有机会去联系导师,去实验室搞科研。可是身边就有不少的小伙伴却联系上了,也先后发表了一些个论文,有的是核心期刊,有的是谁刊,当然了,也有SCI的大神级人物。讲真,我很羡慕他们,因为在他们身上有我自己欠缺的东西或者我自己能力无法达到的东东。我想能够在本科期间就发表论文或者参与科研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学习非常主动的人,也是一个非常有目标的人,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本科的时候大家还是相对轻松的,抽点时间去实验室转转,跟着优秀的研究生学姐学长学习,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跟着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就慢慢优秀了。这个是其中的一个好处。
其二,本科参与科研的话,如果表现好,导师可以优先推荐你的,如果可以保研的话,完全可以通过导师介绍,然后会有更好的平台等着你。多认识一些导师大牛,对自己百利无一害,也是自己拥有的资源。实验室的师兄师姐等都是可以帮助到自己的人,当然了,你也得付出自己的努力。
其三,去实验室参加科研,对自己的能力提升也是十分有帮助的。且不说科研能力如何,起码在做事做人方面会有一定的提升,如团队协作、编程能力、阅读论文等方面都会有帮助的。另外,这个经历写在简历中,也是一个亮点,并不是每一个本科生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的。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比较现实。本科参与科研,如果发布论文的话,不论是哪种级别的期刊,都是可以有左边加分右边的吧,平日里小伙伴们通过参加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等获取竞赛分数,但是很多时间忽略了论文左边加分右边项,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有机会参与到实验室的。凭借论文的分数,对自己评奖学金、优秀称号等都是非常有含金量的事情,尤其是在本科的时候,能够发布,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作为本科过来的老学长对大家的建议暂时就这么些了,也非常鼓励大家本科的时候,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科研,自己主动的去联系导师。主动的人总是会有更多的机会的,这点跟大家共勉。
希望大家一切顺利,加油~~
着不着急科研经历看自己是想本科毕业后干啥吧。
只是想工作和单纯读个硕士文凭出来找更好的工作,那有没有科研经历无所谓,你考专硕根本不需要。
想要读博的话...我不知道文理科,可能那边是着急于普刊,最多就是SCI吧。计算机视觉这边“着急”得就有点可怕了...本科生大三的时候基本都在追求一篇EI以上了...给我的感觉就是现在这个圈子,大家都很急躁,搞得好像你手里没有一篇顶会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做CV的...
我觉得真的是一个恶性循环...(当然,我也是酸...毕竟我现在大三快结束了连EI都没有...哭了...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重磅好消息!硕博士在青岛买房,最高可获15万安家费!本科生也可领住房补贴!
- 重磅!大学生到滨海新区直接落户,本科每月补贴1000元
- 河北10市新政!大专层次起,购房、租房、生活等补贴多多!你符合吗?
- 海宁升级人才政策!大专以上就可享生活补贴!本科生购房最高补贴10万!
- 2022二本征集志愿什么时候填报?本科二批征集志愿填报时间2022(各省份汇总)
- 今起执行!本科生落户中山申领1万元指南出炉(附办理流程)
- 初阳光谱丨“仰望星空 携手学长”高校任教优秀毕业生展播
- 2022年嘉兴市级人才补贴出炉!从专科到博士都能领钱,最高100万……
- 一次性发放!最高15万元/人!青岛高校毕业生安家费申请指南
- 每月最高1500元!各位毕业生请注意,可申请住房和生活补贴→
- 创业政府方面有什么扶持政策(毕业生创业有哪些优惠支持?别急“帮办官”为你细细道来)
- 来邕留邕毕业生可领“安居大礼包” 购房、租房都可享补贴!
-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接收省外普通高校2010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函
- 中兴通讯2017届毕业生报到须知
- 2022上海中学拟聘教师名单出炉,唯一本科入围者,竟得了最高分
- 这四所高校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网友:毕业早了
- 有哪几种自考本科,还有独立本科段跟全日制本科有什么区别。
- 上海大专成人高考难吗?
- 2015年上海高考高职(专科)平行志愿"加分投档"相关政策说明
- 如果考了成人的专科学历,可以上户口本吗
- 落深户要什么条件,全日制本科入户深圳
- 非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要求
- 本科生深圳入户条件2019政策深圳落户材料
- 深圳取消大专生入户(深圳取得户口的条件)
- 本科可以入深圳户口吗,入深户条件
- 深圳入户本科生有什么福利的简单介绍
- 我是普高应届美术生,联考校考都失利,走不了统招本科,想问一下自考本科怎么样?
- 条件是非全日制大专想办理深户,这个证书你不知道?
- 本科生直接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利弊就这么简单!
- 售卖“积分入户”引发纠纷 深圳一公司涉嫌违法卖服务
- 突发!2021深圳市纳税积分入户(征求意见稿)公安局已经发布
- 2020深圳安居房&廉租房申请指南,这些条件你都知道了吗?
- 积分入户新政策,非全日制分数不够?全日制大专还能入深户?
- 深圳积分入户视力要求(深圳积分入户和核准入户)
- 深圳入户体检,原来是这样的!
- 这场年度盛会为何落户深圳龙岗?
- 关于大专学历能入深户吗的文章
- 在深圳想自考本科,选择什么专业适合?
- 深圳市补贴汇总!十九大补贴非深户也有份哦
- 警惕!这四类公司无法为你办理上海落户,2022上海居转户落户条件
- 研究生办理上海户口政策2019年少量留京指标_落户动态_户口迁移手
- 2022年毕业生办理户口迁移须知
- 不用再回户籍地!今天起,内地居民申领出入境证件实行“全国通办”!
- 非全日制研究生户口怎么办落户到不同的城市可以实现
- 本科毕业,模仿论文可以相同案例吗?
- 注意!新一批引进人才落户名单公布!这1723人落户上海!
- 有了全日制大专学历还可以通过扩招换个专业再读一个全日制大专吗?
- “一年级开始用英语写作文”马来西亚低龄留学,性价比怎么样?
- 浦东新研究生落户哪里办(回馈新客户,2022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