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等你!上海旧改基地觅“后浪”,大幅“扩招”高校毕业生
栏目:大专本科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10-30 来源:网络
(“旧”等你!上海旧改基地觅“后浪”,大幅“扩招”高校毕业生)
“同学们,如果你们还没有就业方向,就来和我们一起奋斗吧。旧区改造这项民生工程的第一线,‘旧’等你来!”这几天,全国劳模、黄浦区第一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征收总监张国樑正忙着面试应届大学毕业生。两周前他走进直播间“寻觅后浪”的一场“云宣讲”,眼下有了最热烈的回应——这片上海市中心的旧改基地吸引来了数百位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华东师大等高校的毕业生。
在“最难”就业季里“逆势扩招”,黄浦一征所所属的国企——上海永业集团,今年拿出3倍于往年的招聘数量——150多个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上海永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金梁告诉记者,这次大幅增加岗位集中招收大学生,在集团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就业和旧改,两大民生工程激荡出的火花,不仅成就了招聘现场的青春飞扬。在用心、用情、用力之间,国企的主动担当和招聘方式创新,以更高效、精准的方式对接供需,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之时,也为“天下第一难”的旧改注入新血液、带来新气象。
直播间“云宣讲”,为旧改人才梯队注入新活力
“做旧改是做最基层的群众工作,也是一种社会实践。这个工作如果做好了,今后对你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你不要东跑西跑,东跳槽西跳槽,就在我这里熬一两年,你就会学到很多东西。”“你们大学生不缺思想,缺的就是实践和办法,在这里就可以给你很大的提升。”
那天,旧改“老法师”张国樑头一回走进直播间,开启了一场金句迭出、充满激情的招聘“云宣讲”。屏幕另一端,是近5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个数字远超往年线下单次宣讲的参与人数,之后收到的简历数量也大大增加。
在上海,旧区改造的民生工程早已不再是“40”“50”一统天下,“后浪”队伍日渐壮大。黄浦一征所近400名员工中,具备大学学历的已占80%。张国樑记忆犹新,2007年第一批征收队伍的大学生,经过集左边中培右边训后,由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带教。这批大学生新兵在建国东路390地块“一战成名”,该地块在上海率先试点“两轮征询制”“数砖头+套型保底”旧改新机制。大学生展现的专业、活力和亲和力,也让居民们改变了对传统动拆迁经办人的印象,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征收工作就是做群众工作,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招收大学生进入征收队伍以来,积累了非常好的经验,大学生也能够很好地融入团队,在这个特殊岗位发挥积极作用,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今年特殊时期增加就业岗位,也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戴金梁告诉记者,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今年黄浦区旧改工作加快推进,工作量是往年的两到三倍,在“换挡提速”中,迫切需要充实人才队伍、输入新鲜血液。
面试“相中”当场录用,“这是获得感与责任感兼具的工作”
让张国樑倍感欣喜的是,首批来面试的30余名大学生中,有16位硕士毕业生,十多位党员,许多同学都有社区工作实践的经验,表达了投身旧改事业的强烈意愿。现场,有好几位被一眼相中,当场录用。
“我们的工作很辛苦,你了解吗?”记者留意到,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面试时,张国樑都以这样的提问开场。
“吃苦耐劳是年轻人的必修课。旧改征收工作直面基层一线,可以快速提升经验值,同时帮助老旧城区居民改善生活质量,这是一份获得感与责任感兼具的工作。”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应届毕业生小林手握4份录取通知,其中不乏大厂邀约这类让人羡慕的职位,当被问及为何报名征收业务岗时,他这样说道。
小林表示,他曾在课堂上学过不少征收案例,对于拆解“天下第一难”,是挑战更是兴趣所在。“疫情期间我在老家做了好几个月防疫志愿者,我所在的社区多是老年居民,从一开始的不信任,到后来他们把我当作自家晚辈,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基层经验值对初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尤为可贵。”他说,这份工作在学以致用的同时,公司提供编制,宿舍、员工餐等福利待遇,也大大减轻了应届生在上海的生活压力。
“与基层越接近的岗位越能锻炼人。”华东政法大学国际经贸法专业硕士毕业生小罗,和小林持同样的观点。此前的公务员面试一度让缺乏基层经验的她手足无措,因此当听到张老师的“云宣讲”时“眼前一亮”,“除了突破语言关,我还要多学习和陌生人打交道,锻炼一颗强大的心。”这位长相清秀的姑娘一边在手机上下载上海话App,一边对记者说。
复旦大学俄语系本科毕业生小徐和东华大学法学本科毕业生小陆是高中同学,此次相约前来“尝试更多可能性”。作为上海籍女生,面对疫情下的就业季,她们坦言:压力比外地同学们小一些,但连续几个月来海投简历、等待面试的过程也令人无奈,选择具有挑战的旧改征收工作作为职业起点,也得到了家长、老师的支持。
劳模工作室“带教”,“把最难的做成最好的”
“我今年已经65岁,但我带新人很有一套,我会带你们一起上前线,与你们一起战斗,我们一起把最难的做成最好的。”张国樑毫不掩饰对大学生的喜爱,“希望你们后浪波涛汹涌地过来,参与我们的旧区改造!”
黄浦一征所招聘应届毕业生,专业不限,唯一的门槛是——能基本听得懂上海话。张国樑对此表示,征收工作主要是跟老城厢居民打交道,很多老人只会说上海话,因此工作人员要能听得懂,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当上大学生征收员,有哪些职业发展前景?“大学生在这里熬一两年,能学到三样本领:交流能力、处置能力、判断能力,学会这些走到哪里都不怕。”张国樑自信地告诉记者,他将大学生们两两搭档组合,每组负责40户居民的征收工作,公司业绩前三名基本被这些“新新组合”包揽。
这里还有“花式”职业技能培训和提升——去年,张国樑房屋征收工作室被上海市总工会授予第九批“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这间工作室对所有人开放,也成为年轻人成长的摇篮。“怎样解决签约不搬的问题”“缩短签约期”等创新课题皆诞生于此,年轻人们自行研究讨论、制定方案计划,每场课题会不仅是“头脑风暴”,也是实打实的演练和本领提升。
“旧改征收工作,是最大的民生;‘保就业’是‘六保’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戴金梁表示,从今年开始,永业集团每年都要向高校招收大批量的大学生,这项民生工程也是集聚人才、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打造人才梯队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文:周渊
视频/图:张伊辰
制图/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重磅好消息!硕博士在青岛买房,最高可获15万安家费!本科生也可领住房补贴!
- 重磅!大学生到滨海新区直接落户,本科每月补贴1000元
- 河北10市新政!大专层次起,购房、租房、生活等补贴多多!你符合吗?
- 海宁升级人才政策!大专以上就可享生活补贴!本科生购房最高补贴10万!
- 2022二本征集志愿什么时候填报?本科二批征集志愿填报时间2022(各省份汇总)
- 今起执行!本科生落户中山申领1万元指南出炉(附办理流程)
- 初阳光谱丨“仰望星空 携手学长”高校任教优秀毕业生展播
- 2022年嘉兴市级人才补贴出炉!从专科到博士都能领钱,最高100万……
- 一次性发放!最高15万元/人!青岛高校毕业生安家费申请指南
- 每月最高1500元!各位毕业生请注意,可申请住房和生活补贴→
- 这所高校2022届毕业生人均拿下1.33个录用意向!“高效求职”背后的秘笈是……
- 大专生,自考本科一年要花多少钱
- 上海试点落户新政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 苏州大学:看了上海大学才知道,原来还有比我更热的地方高校
- 有没有函授本科考研逆袭的?
- 本科普通211,打算跨考复旦金融专硕,但是学费16.8万两年,值得吗?
- 领诵员冯琳因笔迹再度走红,未来或将落户上海,前往复旦读研
- 人大毕业生可以落户上海?
- 高考考上211本科不考研含金量高还是不高考自考大专本科最后考上985博士含金量高?
- 理工科985法学本科生,秋招进入中建相关单位是好的选择吗?
- 落深户要什么条件,全日制本科入户深圳
- 非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要求
- 本科生深圳入户条件2019政策深圳落户材料
- 深圳取消大专生入户(深圳取得户口的条件)
- 本科可以入深圳户口吗,入深户条件
- 深圳入户本科生有什么福利的简单介绍
- 我是普高应届美术生,联考校考都失利,走不了统招本科,想问一下自考本科怎么样?
- 条件是非全日制大专想办理深户,这个证书你不知道?
- 本科生直接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利弊就这么简单!
- 2019年入户新政出台!中级职称确定能入户
- 深圳小孩子上户口的流程,本科可以落户深圳吗
- 人才引进入户深圳,大专学历入深户
- 2019大专入深户流程办理深户的三个窍门
- 真相:为了小孩能顺利上学,深圳家长们都“迫不得已”入深户?
- 清北毕业生“就职城市意愿”出炉,北京夺得榜首,魔都遭“嫌弃”
- 本科及以上学历入户深圳的补贴是多少?
- 最后机会!全日制大专学历再不入户深圳,将来要考证了!
- 办理深圳入户手续流程_考取了中级职称如何入户深圳
- 深圳本科生入户补贴1.5万
- 2022上海人才引进落户最新细则放宽,9类人才直接落户不用再等!
- 上海居转户 会查外地的社保记录吗
- 博士离职,学校:不交51万补偿费不能走
- 太仓人才引进落户条件
- 随着年龄增长积分的变化,能入户却入不了,这就是考虑承担的后果
- 全日制一类本科院校 是什么意思?
- 上海居转户在哪里查看公示
- 李佳琦和杨超越落户上海,从人才引进角度看,UZI有资格吗?
- 更新版!2019上海居转户常用查询方式看这里!
- 上海人才引进新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