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北大博士全村的希望,却啃老18年,如今靠低保度日,为何?
栏目:留学生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1-15 来源:网络
(曾经的北大博士全村的希望,却啃老18年,如今靠低保度日,为何?)
他出生于建国之初的非常时代,在身边人还在为温饱发愁的时候,父母却一直给他灌输读书的重要性;
他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奔腾年代,十年寒窗终于学有所成,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让他成为全村的希望;
他崛起于高速发展的新世纪初,一路考上北大博士,成为亲朋好友争相传颂的家族荣耀。
然而,却在充满机遇的全新时代跌落,而立之年与社会格格不入,如今却只能靠低保度日。
他就是张进生,曾被北大导师寄予厚望,无奈最后惨淡收场。
张进生,于1966年出生于湖南常德一个小村子里,家中还有两个姐姐,当时新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大多数人都还在为温饱问题发愁,但是张进生的父母却从小便对这个儿子另眼相待。
父母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并未强求两个女儿读书学习,只要识字即可,然而对于张进生却从小给他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姐姐们成年之后便早早地出嫁了,而张进生却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
等到张进生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便把他送去了镇上的小学,但是在那个年代小孩子都是一边读书一边帮家里务农,有的能读完小学,有的勉强读到初中就外出打工赚钱养家,但是张进生的父母却不让他插手任何家中琐事,只让他一心用功读书。
在父母的支持和监督之下,张进生从小学习成绩就非常好,一度成为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标杆榜样。
小小的张进生也慢慢开始享受被同学们羡慕,被老师夸赞的喜悦,越发的用功读书,成绩自然是节节攀升,从小学到中学一路名列前茅,是亲朋好友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就在身边的同学一个接着一个离开校园开始赚钱养家的时候,张进生已经在信心满满地准备高考,老师也对他非常有信心。
那时候高考是先填志愿,但是这个选择却难住了张进生的父母,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对很多专业名词都看不太懂,后来打听了很多人,大家都建议他们让张进生去学医,做医生是铁饭碗,工资也高,以后肯定有出息。
虽然张进生本身对学医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听他们这么一说也觉得有道理,便填报了医学专业。只不过他们都没有料到这个错误的决定让张进生的人生走向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1984年张进生以常德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入湖南医科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全村上下比过年还要热闹,俨然一副古时状元高中衣锦还乡之景。
张进生沉浸在这样巨大的荣耀里,终于深切体会到父母所说的“知识改变命运”是什么意思,他终于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走出山村。
这年初秋,张进生昂首挺胸地走进了湖南医科大学的大门,开启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是他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且这里人才济济,张进生的状元桂冠并不稀奇,这样的处境让他第一次感觉到惶恐不安。
在进入大学前,张进生的生活中几乎只有读书,他天生性格内向,周围接触过的人不过十几个,除了学习交流几乎不与同学来往,对于外面的世界和人情世故知之甚少。
开学第一天老师让同学们做自我介绍,第一次在这么多陌生人面前说话的张进生紧张得几乎发不出声,窘迫的样子还引起几个同学安安窃笑,这让张进生更加手足无措。
除此之外,大学里的集体生活也让张进生非常不适应,既不知道如何跟室友相处,也不知道如何跟同学们探讨学术,即便有人主动跟他交流,张进生也很难跟对方深入接触,渐渐地便被孤立在同学圈子之外。
但是张进生想到,自己曾经因为成绩几乎天天被老师表扬,同学们对他也很羡慕,会主动亲近他。
于是,张进生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学习上,觉得自己只要成绩好,就还会像从前一样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同学的羡慕。
他也的确颇有读书天分,无论是老师课堂上教授的理论知识,还是他自己在图书馆里查找的资料,张进生都能很快地消化理解。
医学院的专业课程原本就非常深奥,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同学们的成绩也渐渐拉开了距离,而张进生就在这样的竞争中逐渐成为深得老师喜爱的可塑之才。
在那个大学毕业还包分配的美好时代里,张进生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了天津一所不错的医院,很多人都羡慕他能得到这么好的机会。
刚刚入院的时候,带他的主任也非常看好他,但是当张进生真正参与到医疗工作的时候,他晕血的毛病便再也掩藏不住了,因为这个心理障碍,张进生没法进手术室,更没法接急诊,只能看一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
除了在业务上无法学以致用,张进生在职场中也无法与同事、领导和谐相处,眼看着周围同期进院的同学一个个晋升提职,最初赏识他的领导也逐渐对他失望冷落。
张进生的工作积极性几乎消失殆尽,更严重的是作为一个医生,他却无法正视生命的消逝,每当有病患离世的时候,张进生都会抑郁很久。此外,他和同事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甚至还多次顶撞领导。
医院的工作环境让他觉得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张进生选择从医院辞职,在没有找到新的出路之前,张进生选择了继续求学深造。
在医院工作的那些年,张进生没机会接触临床的时候就继续埋头苦读,知识体系更新的速度很快,专业知识的储备也非常充足。
1995年辞职后,张进生顺利考上了北大医学系的研究生,消息在家乡传开之后,他再次成为了小村之光。
时隔多年后再次回到校园,张进生终于长长出了一口气,积压在心里多年的郁结也终于解开,回到了舒适区的张进生放松自在,求知若渴。
即便是面临着高压的研究任务,张进生点灯熬油的也要按时完成,他的勤勉很快得到了导师的认可,成绩也是遥遥领先,张进生慢慢找回了成就感,并信心满满地觉得以自己的成绩毕业之后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因为研究生期间的优异成绩,张进生又顺利升入北大医学系博士,与此同时英国一家医学院也向他抛出橄榄枝,但是留学费用高达20万元,张进生自己没有收入,在家务农的父母也无力支付这笔费用,张进生只能遗憾拒绝此次邀请,继续留在北大攻读博士。
但是因为错过出国机会,张进生一直耿耿于怀,心态情绪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在后续的深造求学过程中依旧无法释怀,甚至发展为抑郁症。
1998年,张进生因为抑郁症向北大提出休学申请,之后回到老家修养,但是一年后依旧未回校报道,学校按照规定对他做出退学处理,学籍发回天津,后续的工作分配由天津招生办负责。
但是张进生没有回到天津,他辗转到北京、上海等地找工作,结果都因为面试表现被拒绝。
张进生在学校读书期间一门心思研究学问,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职场,社交能力机会为零,不知道如何跟领导同事沟通相处。
后来张进生又想要去大学当老师,继续研究学问,但尝试几次之后还是没能如愿,最终只能悻悻而归地回了老家常德。
彼时,已过而立之年的张进生事业空白,家庭无果,父母已经年迈,张进生回村啃老的行为也引得亲朋好友指指点点。
无奈之下,张进生只能继续求职,好在这次常德一家医院接纳了张进生,每个月1000块钱的工资与此前在天津的收入简直是天差地别。
但是好在这个医院很小,张进生没有太大的社交压力,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心态和情绪方面都有了很好的转变。
但是周围人的议论声依旧让张进生觉得不甘心,虽然博士未能毕业,但是北大研究生毕业却委身在一个小县城里,这样的舆论压力也时而让张进生觉得生不逢时,心有不甘。
但幸运的是张进生在这个医院遇见了一个对他很好的小护士,俩人慢慢发展成了情侣。
女友的出现让张进生慢慢沉下心来,父母也劝他抓紧时间成家立业,稳稳当当的生活。然而在俩人相处的过程中,张进生时不时就拿自己以前的光辉历史炫耀,起初女友还因为他是北大毕业而心生崇拜,但是听得多了也会觉得腻烦。
而且张进生还经常跟女友抱怨,自己空有一身学识却无人赏识,觉得自己应该有更好的发展平台,时间一长女友便觉得他有些眼高手低,好言相劝希望他能踏实一点儿。
没想到张进生却因此觉得女友看不起自己,甚至在后来有一次俩人再次因为此事发生口角的时候,张进生出手打了女友,女友一气之下与他分手。
这次失恋让张进生再次陷入严重的抑郁情绪,在工作中与领导同事多次发生口角,工作失误也频繁发生,最终张进生再次辞职回到老家,此后再也没有回到社会,甚至过起了啃老的生活,靠二老务农的收入来过活。
此后,无论父母亲友再说什么,张进生都拒绝在踏入社会,终日窝在家里无所事事。连续两次被社会打击,张进生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非但没有想办法克服调整,反而是龟缩回自己的保护壳里再也没有出来过,慢慢边不仅跟社会脱节,甚至不再与陌生人沟通交流,以至于在后来因为办理一些家庭琐事还丢失了自己的身份证和户口本,之后拖沓了好久都不去补办。
就这样张进生的啃老生活足足持续了18年,随着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50多岁的张进生依旧是无所事事,靠两个姐姐接济生活,这样的条件更不可能有姑娘愿意嫁给他。
当地政府了解到他的情况之后,通过走访调查,综合考量他的情况,特事特办为他补办了身份证,又按照程序为他申报了低保,以确保他能维持基本温饱。
现如今村里的老人依旧记得张进生,记得他当年一朝高中时候的风光场面,但是万万没想到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读书的确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要学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学社会生存的常识,如果只是死读书读死书,那么到最后除了能得到试卷上漂亮的分数之外,终究还是一无所获,就像如今的张进生,即便顶着北大桂冠,依旧只是拿着低保的普通村民。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日本专门学校回国做学历认证一定要注意
- 留学申请,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历认证如何搞定?
- 关于上海摇新房积分,你想问的全在这里
- 留学如何进行成绩和学历认证,手把手教会你
- 高校老师为自保读东南亚“水博”:硕博2年毕业,成积分落户捷径
- 建议收藏丨最新留学生落户上海批复下载流程
- 待业期间代缴社保会影响落户上海吗?
- 在读博士56万 2022年新招博士研究生13万 学历内卷到博士烂大街了?
- 2021上海落户政策详解:关于劳务派遣员工如何落户上海?难不难?
- 博士年薪26万,一个县城公开引进人才,名单中基本都是名校生
- 给钱就能进世界名校?起底“留学保录取”真相
- 反对“文化挪用”!中国留学生穿华服到巴黎迪奥总部抗议
- 留学生就业须这样取长补短
- 留学生学历认证政策又有变化?来看最新规定
- 毕业生档案如何托管
- 伯明翰大学留学回国可以在上海落户吗?
- 180天留学新加坡,全家落户上海!名额有限
- 留学后,档案怎么放?本科生和高中生都适用!
- 2022年,上海六大落户方式,你知道几种?
- 有城市救市升级!最低首付3改2成!放宽落户!购房补助
- 落深户要什么条件,全日制本科入户深圳
- 非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要求
- 本科生深圳入户条件2019政策深圳落户材料
- 深圳取消大专生入户(深圳取得户口的条件)
- 本科可以入深圳户口吗,入深户条件
- 深圳入户本科生有什么福利的简单介绍
- 我是普高应届美术生,联考校考都失利,走不了统招本科,想问一下自考本科怎么样?
- 条件是非全日制大专想办理深户,这个证书你不知道?
- 本科生直接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利弊就这么简单!
- 入户深圳真的贵吗?看完深圳民办高中学费后再说吧
- 2019年深圳入户记录与攻略(本科申请)
- 非全日制专科可以入户深圳吗
- 办理深圳入户需要什么条件,本科入户深圳
- 2018年入深户被条件限制了?放心,还有救!
- 深圳的积分入户,究竟要达到多少分才可以拿到户口?
- 大专文凭如何申请深户_大专如何办理深户
- 中专加中级职称可以入深户吗
- 入深户的好处都有哪些
- 龙华区户口怎么挂靠到宝安区 龙华区户口怎么转到其它区域?
- 上海人才引进需要准备那些材料?
- 派遣人员居转户遇到糟心问题
- 免联考研究生一年大概需要多少钱?
- 上海扩大直接落户试点范围,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师大毕业生或可直接落户
- 单身妈妈不能申领生育津贴?学者:地方规定违背生育保险初衷
- 上海居转户 受理通过等待复核
- 留学生毕业证延时发放,对落户上海有影响吗?
- 上海居转户一网通办还要办迁出吗
- 长点心,上海居转户个税要求不符合落户被拒!
- 笨方法落户知识,手把手教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上海居转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