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毕业、逐梦海洋,交大这位博士小哥勇做零碳先锋
栏目:留学生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2-12-25 来源:网络
(提前毕业、逐梦海洋,交大这位博士小哥勇做零碳先锋)
从“蓝色追风少年”
到“绿色零碳先锋”
他放眼于海洋和大气
争做风力发电事业的探索者
他是海洋学院2022届
博士毕业生蒙泽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蒙泽,海洋学院2019级博士生,师从周磊教授,研究方向为季风季节内振荡中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机制。博士期间在ClimateDynamics、FrontiersinMarineScience、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ScienceofTotalEnvironment和ActaOceanologicaSinica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2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提前一年满足博士毕业要求,于2022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奖学金(CSC)、校光华奖学金、校博士生学术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等奖项,曾代表交大参加U21国际博士生演讲比赛,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口头报告。
寻风:从大气到海洋
南方夏季常出现暴雨,强降水造成的城市内涝、积水是家常便饭。善于观察的蒙泽自幼便对这些极端天气印象深刻,也对这些现象背后的机制有着浓厚的兴趣。上大学时,蒙泽报考了兰州大学大气科学专业,经过学习他积累了扎实的气象学基础。大四的时候,蒙泽决定攻读海洋学硕士,深入了解海洋。“南方的夏季暴雨虽然有多方面原因,但其产生的源头都指向海洋。无论是夏季盛行的西南季风还是台风,都只是将热带洋面的水汽和能量输运向陆地的搬运工,而海洋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是它们的关键过程。”
也是在那时,他遇到了自己科研的领路人——交大海洋学院周磊老师。蒙泽回忆起考研复试的时候,和周磊老师聊天的场景,“周老师谈到海洋大气现象与背后的机制原理时,就好像整个人在发光。”这种对科研热情和踏实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蒙泽。海气作用的研究不仅需要大气科学的知识,还需要对海洋有深入的了解。“海洋和大气都是地球流体,本身具有很多共性,但是由于海洋被大陆分割,所以海洋又具有很多大气不具有的特点,各个大洋之间的差异性也十分明显,在学习时需要特别留心。”
蒙泽与导师周磊教授
在周磊老师的指导下,蒙泽主要探索了季风季节内振荡中大气与海洋的相互作用机制。他研究发现,季风期间印度洋上大气中季节内信号在向北输运水汽和动量的同时,也会在海洋中引起海洋环流的变化。这种海洋环流异常在海面体现为向西传播的温度异常信号,在海洋的不同深度则对应着海洋波动和海流的异常信号。这些海洋现象是由大气驱动并产生的,是大气与海洋之间紧密耦合关系的体现。这种耦合机制的发现也同样有助于改进现有海气耦合模式,而这将有助于提高对季风降水预报的准确率。
迎风:脚踏实地,收获满满
得益于周磊老师的指导,蒙泽在博士期间研究成果丰硕,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提前一年满足博士毕业要求,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在谈及博士期间的科研经历时,蒙泽反复提及导师对他的帮助。“周老师敏锐的科研嗅觉、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丰富的学术底蕴,一直引导着我。我非常感谢周老师,从每一行代码到每一篇文章无不倾注他的心血,我的每一次进步都来源于他细心的指导与耐心的帮助。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优秀科研工作者的执著与认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也会时刻以周老师为榜样,踏实走好每一步路。”
蒙泽参加AGU2019会议
蒙泽两次受邀参加AmericanGeophysicalUnion等组织举办的国际顶级会议。2019年在美国旧金山参加AGU秋季会议上,蒙泽口头报告了跟导师周磊合作研究的热带印度洋上海气相互作用对季风降水影响的最新成果,并用海报展示了他在孟加拉湾有关海气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获得了参会专家的一致认可。此外,他还赴新加坡参加亚洲大洋洲地球学会会议(AOGS),并做了口头报告。这些丰富的参会经历,给予他与领域内国际学者近距离交流的机会,拓展了他的科研视野,也碰撞出很多科研想法。
蒙泽获得首届交大博士生学术英语比赛一等奖
蒙泽还参加了首届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学术英语演讲比赛。“这次比赛除了要把英语本身讲好,还要想着怎么让自己研究方向接地气,向大众做最易懂的海洋科普。”比赛中,蒙泽介绍了热带洋面上台风的生成与维持机制,讲述了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改变台风热力结构尝试削弱台风的故事,以及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研究台风、与台风作战的丰富经验,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希望能从专业知识角度给在场同学们科普台风,让同学们不仅对台风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对未知的海洋领域有更多的向往。这是我参加这次比赛最想收获的。”
在科研学习之余,蒙泽也积极参与学院各类活动,为身边人服务。他曾参与组织和筹备“中—印印度洋海洋科学研讨会”,负责联络专家学者,协调报告时间,参与各种后勤保障的工作。凭借出色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他也多次主持海洋学院“院·望”系列讲座,同老师同学们一起与外籍教授探讨学术前沿。
追风:零碳先锋,勇往直前
气候变化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低碳”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近年来,国家从碳排放的角度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概念,实现“双碳”的气候治理目标已经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尤其是光伏、风电产业成为了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新能源行业中发展迅猛的风电产业,海洋和大气的理科背景为蒙泽提供了广阔的施展舞台。大气环流是海洋和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大气环流的直接体现就是风速的变化。因此,本着对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天然的亲近感,蒙泽加入了远景能源全球培训生计划,继续做一个追风少年。他希望能够在风力发电事业中发挥自己在大气和海洋方面的积累与优势,勇当零碳先锋,为中国零碳绿色事业贡献一名海洋青年的力量。
勇于探索,敢于追梦
从大气到海洋
广阔天地,智慧翱翔
为交大青年点赞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日本专门学校回国做学历认证一定要注意
- 留学申请,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历认证如何搞定?
- 关于上海摇新房积分,你想问的全在这里
- 留学如何进行成绩和学历认证,手把手教会你
- 高校老师为自保读东南亚“水博”:硕博2年毕业,成积分落户捷径
- 建议收藏丨最新留学生落户上海批复下载流程
- 待业期间代缴社保会影响落户上海吗?
- 在读博士56万 2022年新招博士研究生13万 学历内卷到博士烂大街了?
- 2021上海落户政策详解:关于劳务派遣员工如何落户上海?难不难?
- 博士年薪26万,一个县城公开引进人才,名单中基本都是名校生
- 租房最高补贴8千,购房最高补贴8万!昆明要给这群人发放“大礼包”
- 苏州相城区引进34人,苏大登顶,近一半是留学生,硕士去执法大队
- 常见4大落户方式对公司资质的要求:注册资金、纳税额、本市贡献
- 留学生的现状,班级30人中20多人是中国学生,就连老师也是中国人
- 长宁出台安居政策,助力海归人才来沪创新创业
- 本市户籍留学人员其持外国护照子女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 重要告知|春节假期回家,留学生别忘更新这些落户材料!
- 闵行受理点首张留学人员落户批复新鲜出炉
- 出国留学到底需要哪些流程?
- 留学中介允诺的“保证录取”,其实都是坑!
- 落深户要什么条件,全日制本科入户深圳
- 非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要求
- 本科生深圳入户条件2019政策深圳落户材料
- 深圳取消大专生入户(深圳取得户口的条件)
- 本科可以入深圳户口吗,入深户条件
- 深圳入户本科生有什么福利的简单介绍
- 我是普高应届美术生,联考校考都失利,走不了统招本科,想问一下自考本科怎么样?
- 条件是非全日制大专想办理深户,这个证书你不知道?
- 本科生直接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利弊就这么简单!
- 社保缴费基数涨了 赶紧看看你的工资卡!
- 在深圳上小学,房产和户口哪个更重要?深圳2020入学积分全解
- 全日制大专学历申请积分入户深圳可以加多少分
- 离职以及异地提取公积金要暂停?!官方回应来了!还有提取方式告诉你~
- 2019年本科学历落户深圳, 申请指南
- 最新政策深圳积分入户,软考职称证书怎么加分?
- 1月4日起,深圳成人本科,免试入学在职可读,不限户籍
- 征求意见稿,大专不能入户,深圳落户政策全面收紧
- 揭秘深圳中考,深户和非深户考生在报名、录取中一些区别,真现实
- 什么条件可以入深圳户口,深圳核准入户条件2022年
- 本科生晒出上海“真实到手工资”,现实太扎心,揭开精致穷遮羞布
- 2022上海成人本科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 2022上海居转户5年3倍社保具体条件(上海落户5年3倍社保)
- 关于2022年劳动合同制职工申报积分落户的通知
- 半年拿到上海户口!博士学历,高级职称落户,附配偶子女随迁流程
- 自考专科和本科考试用的是不是同一个准考证
- 上海博士毕业落户上海
- 2022年上海博士落户政策及条件
- 安徽农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实施办法(大全五篇)
- 非全日制研究生户口怎么办落户到不同的城市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