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编又有钱」,高校的“人才引进”和外面的有何不同?
栏目:人才引进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3-13 来源:网络
(听说「有编又有钱」,高校的“人才引进”和外面的有何不同?)
自2018起,各地陆续开展“人才引进计划”,通过放宽申请条件、给予购房补贴、优质资源吸引、简化办理流程等吸引各地优质毕业生人才驻留当地进行科研创新,加速地区发展。
现阶段编制名额少,许多硕博人才除了关注各地方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同时把目光还投去了高校,而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又区别于地方行政单位,有很多方面的规定不太一样。
笔者就有一个朋友,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方式到高校工作,定了副教授等级并享受相应的职称待遇,以及其他的人才引进补贴、住房福利等。但其实真实的“人才引进”和之前谈好的条件会有一些差异,有的甚至是“天壤之别”。
为帮助硕博人才更好理解,本文对高校“人才引进政策”中关注较多的几个方面,做一些简要介绍。
·壹·
高校“人才引进”的编制
我们先理解一下几个层面。
01.依据文件
当高校招聘一般岗位的人才时,所依据的文件一般是《XX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由地方人社局发布)。
而高校需要引进高层次人才时,会额外说明:“结合工作需要,经教育厅、人社局批准,XX高校计划招聘高层次人才……”,或再加一份文件,比如:《XX高校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实施办法》(由地方高校发布)等。
前者是高校引进人才的基础要求,后者是高校引进人才的具体需求。两份文件都必须看清楚哦!
02.引进方式
高校“人才引进”的方式,一般分为「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
全职引进:主要通过公开招聘、工作调动等,报经主管部门审批,审批通过的以占编方式聘用。
柔性引进:则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由学校自主研究聘用。
所以即便都是走“高层次人才引进”,引进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有编没编,差别很大!
03.引进人才≠有事业编!
由于「人才引进」只是一个招聘事业编人员的方式,高校急需某方面的人才时,才会推出《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所以各方面待遇,学校基本都会给最优,有编制名额一般也会优先给。
比如一些高校在招聘时就会标明:“全职引进人员均为事业编制。”
那么,高层次人才的编制是谁决定的呢?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编制调配人员,财政部门据此拨款。
如果编制名额不够,引进时又答应以后会给编制,但高校又没有决定编制的权利,难道高校是在“画饼”吗?
也不是。
尽管每个单位的编制数额是固定的,但高校确实需要额外的名额时,他们会请求加人;然后由上级教育部门根据学校规模进行考核,确认名额没问题后,会把招人的学校空编数额和招人数额报给人社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人社局这两个单位会继续核实情况,随后呈交所招人数上报给相关主要领导,最后批准招人。
即便不是当场给编制,引进后入编的可能性依旧很大,但是审批结果还要看具体情况。
·贰·
高校“人才引进”的待遇
各个高校的给予的待遇各不相同,几十万的有,百万甚至千万的也有,这些都是根据当地人才政策和高校预算决定的。但也会存在一些“画饼的巨人,囊中羞涩的矮人”,部分高校对引进来的人才曾经许诺过的种种福利,总会找各种理由迟迟无法兑现。
所以,一定要提前问清楚这些待遇具体是怎么执行的?事关切身利益,含糊不得!
01.年薪
“高层次人才引进”一般采用年薪制,年薪由“固定工资+绩效工资”组成,其中绩效工资是根据考核情况发放。绩效考核的标准每所高校都不一样,而且范围很泛,包括论文、专著、项目、奖项、专利等各种奖励。如果评估标准过高,努力了一年仍没完成,那就只能眼睁睁地看其他人拿着几十甚至百万的绩效奖励,自己却望洋兴叹了。
02.购房补助
购房补贴的数额看地方人才政策,但实际支付多少,要看人才符不符合高校提出来的标准。每所高校对于购房补贴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按人才等级给多少平的费用,比如博士给50平的,专业带头人给70平的等等;如果高校可以一次性支付,一般需要引进的人才出具购房合同及协议,和其他相应的官方证明后才会打款。
03.安家费
很少有高校会财大气粗,能够大方地一次性给完的,基本都会分成几年考核期支付。比如每个月在工资的基础上多发几千块钱,等到考核期结束且考核通过,剩余的安家费才会补上。但此时可能会加上一些附加协议:比如要求服务期签满多少年,如果人才不签,可能会被要求归还补贴。
所以,“根据人才自身条件实际到手有多少?分几批给?达到什么要求才给?”这些问题都要弄清楚。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安家费是以额外收入的形式发放的,所以钱越多,怎么发,也会影响个人所得税。
根据人才类别的不同,待遇上会有不同档次的差别。但是购房补助、住房待遇、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职称待遇/津贴、科研成果奖励等类目都是高校引进人才的基本待遇。有些人才还会额外得到地方政府的几十到百万不等的人才奖励津贴。
此外,如果你是学校急需的紧缺人才,校内待遇上浮比例在15%以上也是有可能的。
最后
不同省、不同高校的引进政策大不相同,日常中我们接触到的高校更多是暂时无编的。那么在没编制的情况下,人才们一定要做好权衡。个别高校把“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当作是「抢人大战」的糖衣炮弹,看着十分美好,其实处处是坑,硕博人才们一定要提前考察清楚,再做下一步打算。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太原市人才引进政策汇总(奖励、补贴、经费)
- 我国引进海外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中国各省市博士人才引进政策汇总!!!-博士/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 广西人才引进福利待遇 广西薪资待遇
- 上海人才引进研究生补贴标准
- 【官方解读】青岛最新人才引进政策,涉及补贴、落户、安家费
- 贵州贵阳人才引进补贴政策及落户政策条件详解
- 博士人才引进到政府机关,定事业编管理七级,以后前途怎么样?
- 对于应届研究生,无锡市有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或住房补贴政策吗?
- 柳州人才引进政策及租房购房补贴新规定
- 上海人才引进户口本更新信息为手写
- 上海人才引进 调档案后需要多久
- 人才引进单位申请报告怎么写
- 海南人才引进_2018年上海户口新政策
- 上海人才引进落户 统招 上海人才引进 落户 政策 上海哪些企业有人才引进落户
- 上海人才引进落户政策2022,上海人才引进落户细则正式实施!
- 上海市新人才引进办理
- 上海人才引进调档函档案能自己带吗?
- 2022年燕郊落户人才引进没房落集体户口夫妻投靠子女随迁流程详解
- 又一地放大招!南通多地连出人才引进政策,*补贴54万!
- 落深户要什么条件,全日制本科入户深圳
- 非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要求
- 本科生深圳入户条件2019政策深圳落户材料
- 深圳取消大专生入户(深圳取得户口的条件)
- 本科可以入深圳户口吗,入深户条件
- 深圳入户本科生有什么福利的简单介绍
- 我是普高应届美术生,联考校考都失利,走不了统招本科,想问一下自考本科怎么样?
- 条件是非全日制大专想办理深户,这个证书你不知道?
- 本科生直接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利弊就这么简单!
- 成人本科深圳哪些院校值得选择?哪家好?
- 面对2022年深圳入户新政,如何快速落户深圳,分享入户方法收藏
- 深户办理全日制大专有什么优势?比自考专科好吗?
- 一只“小龟龟”的深圳落户之旅
- 总投资6.6亿元!深企腾盛精密装备项目落户东莞谢岗镇
- 深圳入户核准入户条件入户申请流程
- 依照这三步,有效化解大专入深圳集体户口困惑
- 本科入深户补贴条件
- 为什么取消暂住证而变成了居住证?
- 如何办理应届毕业生入户深圳,本科生深户办理
- 上海居转户VOL.97 | 上海落户,选择哪种软考职称更容易落户?
- 本科生可以直接考研,专科生可以考研不?
- 人才引进落户过程。。。坐标浦东
- 上海居转户社保基数的问题?
- 毕业生选择这四所学校,更容易被国家电网录取,你知道吗?
- 上海临港优化人才购房政策,重点支持单位人才社保门槛缩短为3至6个月
- 上海应届毕业生申请评分落户,需要符合哪些基本申请条件?
- “提升学历+积分入户”,看完这篇推文你就全明白了!
- 人才引进落户可以多快落下来?
- 持有上海人才引进居住证的子女是否能在上海中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