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自贸新片区再获政策“礼包”:鼓励险资投资八大前沿制造业等,对口人才可直接落户
栏目:上海落户资讯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1-26 来源:网络
(上海临港自贸新片区再获政策“礼包”:鼓励险资投资八大前沿制造业等,对口人才可直接落户)
华夏时报(记者胡金华上海报道
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成立三周年之际,再次迎来政策“礼包”。
7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明确表示要将临港新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打造成为集聚科技保险创新主体的新高地、科技保险产品研发和服务模式的样板间、保险资金运用于科技企业股权投资的试验田和科技保险人才的首选地。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在二十五条具体措施中,重点提及支持保险资金参与临港新片区八大前沿制造业、五大特色园区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科技企业的投融资。同时,还探索保险资金跨境投资方式、鼓励保险机构投资科创类投资基金等。
“这是又一项保险业创新政策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对于保险资金在临港新片区的放开投资力度一次比一次大。去年10月银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就联合发布过《关于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在临港新片区开展跨境再保险交易试点,对标国际成熟市场,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审慎稳妥的前提下,逐步扩大跨境再保险市场规模,而这次则将投资范围再扩大。”7月25日,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刘淑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险资投资进一步松绑
保险资金的多元化运用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除在资本市场上的权益投资外,在助力国家产业发展政策、长三角一体化方面的投资上也在积极“探路”。
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挂牌不久,2020年的2月14日,央行等多部门就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鼓励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科创类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于临港新片区内科创企业;2021年7月,上海浦东新区被赋予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新目标之后,银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已经两度发文支持险资投资上海临港新片区。
在具体方案中,银保监会和上海市提出要扩展保险资金产业投向,鼓励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科创类投资基金,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以债权投资计划或股权投资计划等方式参与临港新片区八大前沿制造业、五大特色园区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科技企业的投融资,助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支持保险资金助力现代化新城建设;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引导保险资金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按市场化原则参与临港新片区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和长期租赁住房等项目建设,支持保险资金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投资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相关产品。
同时,引导保险资金依法合规参与科技企业改革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参与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参与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和市场化创投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满足科技创新企业在各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
在跨境投资方面,方案则提出支持保险公司将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取得的收入,自主用于符合规定的经营投资活动。鼓励跨国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试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参股境外资产管理机构等在上海设立的理财公司,探索保险投资新方式,助力打造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支持区内银行为保险资金跨境投资提供托管、结算等服务。
“保险资金在股权投资、债权投资、风险投资等方面过去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过去三年中,我们也看到临港新片区发布了很多优惠政策,也吸引了数百亿的产业投资基金进驻。未来我们也会跟进,尤其是对于险资提供跨境投资服务的项目更有兴趣,会积极布局。”7月26日,上海一家大型保险资管负责人张扬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酝酿出台人才财税支持
就在同日,本报记者也从相关渠道获悉,为保障上述方案的顺利实施,在中国银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的指导下,上海银保监局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共同研究推动了一系列鼓励科技保险创新的人才激励和财税支持措施。例如,为支持集成电路保险创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银保监局和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对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创新实验室和企业投保给予财政支持。
“2021年,上海保险业通过首台(套)保险、生物医药保险、专利保险、科技贷保险等科技类保险产品,累计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近900亿元。随着方案的正式落地,将进一步发挥保险科技创新的支点作用,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据统计,仅通过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一项,已为承保客户提供5900亿元风险保障。此外,上海保险业即将在全国率先推出的普惠版网络安全保险产品,预计可以覆盖目前小微企业面临的80%以上网络安全风险,同时有效节约企业成本。”上海银保监局相关人士透露。
上海银保监局方面也表示,下一步将会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积极贯彻落实方案有关要求,坚持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加快建设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及产业融合能力,助力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方案的具体条款中也提出鼓励保险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单位合作,提供人才政策综合保障,其中“居转户”年限由七年缩短为五年;对其中符合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的用人单位的核心人才,“居转户”年限更是缩短为三年;对符合政策条件的人才可直接引进落户;而对于在科技风险管理和科技保险创新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机构和个人予以奖励,加大对引进高端科技风险管理与保险人才的奖励力度,按照国家引进人才政策,对其随迁家属给予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实施更加开放的境外人才出入境和停居留政策,对临港新片区重点企业、重点引才对象靠前提供永久居留、便利居留等服务措施,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可以申请有效期五年以内的工作类居留许可。提供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政策,支持具备条件的银行提供零审单的“一件通”薪酬购付汇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提升科技企业人才涉外金融服务的效率。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我为群众办实事@所有人 汕头户籍居民补换领身份证攻略来啦
- 东莞居住证有什么用?8大用处,不仅仅是上个车牌
- 在外打工别忘了办居住证,办理居住证的这些好处你肯定都需要
- 长沙落户很麻烦?落户可全程网上办!最快24小时!
- 北京工作居住证常用网站
- 2022/6/30《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公示名单
- 办理上海户口可以约定违约金,约定不清,只能赔三万
- 不用上海户口,非沪籍子女也能进入上海公办初中
- 2022年父母投靠子女落户广州需要什么条件?投靠指南请收藏
- 天津落户答疑:户口落哪里?投靠落户条件?附天津落户方式大全
- 限制外地人获得上海户口,这公平吗?
- 2022年落户北京
- 李宁“双总部”落户上海!选址内环,将深度参与区域经济转型
- 上海人注意!下月1日起,人口普查入户!逐人逐项登记
- 留学归国必看!北上广深等七地最新落户政策汇总
- 杭州往届毕业生人才补贴最新盘点
- 满足了这三个条件,哪怕留学非洲学种土豆,回国也能落户北京
- 关于2022海口人才引进政策补贴和福利,你知道多少?看这里
- 落户上海、年薪15
- 第三家合资理财公司来了:施罗德交银理财获批筹建,落户上海
- 落深户要什么条件,全日制本科入户深圳
- 非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要求
- 本科生深圳入户条件2019政策深圳落户材料
- 深圳取消大专生入户(深圳取得户口的条件)
- 本科可以入深圳户口吗,入深户条件
- 深圳入户本科生有什么福利的简单介绍
- 我是普高应届美术生,联考校考都失利,走不了统招本科,想问一下自考本科怎么样?
- 条件是非全日制大专想办理深户,这个证书你不知道?
- 本科生直接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利弊就这么简单!
- 超全的深圳户口挂靠注意事项,专为2020升学、工作的小伙伴准备
- 在深圳定居,没房子可以,没深圳户口?劝你还是别继续待下去了!
- 深圳集体户口转为个人户口
- 入户代办机构,大专生办理深户
- 为了“一文不值”的深圳户口,女子选择了离婚,老公伤透了心
- 婚姻登记“跨省通办”一周年,近2万对非户籍新人在深领证
- 五个月如何个人全程跑完转深户流程,省时、省力、还省钱
- 深圳入户中级职称加分
- 应对深圳全日制大专入户落户之前,你要明白这些问题!
- 2022年,深圳人才引进申报系统中各种状态解释
- “上海落户”跟“丈母娘审核准女婿”是一样的
- 联播pro:郑州市居住证发放新规 受理后10日内拿证
- 废止!人才引进,突发新政!
- 在职研究生文凭可不可以落户上海?
- 本科毕业如何继续提升学历?
- 3分钟搞懂深圳户口可以转上海及应对策略!
- 大型国企招聘应届大专生!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招1663人
- 人才引进有多好?985和211毕业生可以直接有编制,并且还有补贴
- 积分落户申报启动
- 终于知道了,身份证后4位数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