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城市工作,社保到底要不要转移?希望看完再决定
栏目:上海社保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1-02 来源:网络
(跨城市工作,社保到底要不要转移?希望看完再决定)
现在社会流动性比较大,同学朋友跨城市工作变成了很正常的事。有些为了更好的工作外地打拼,有些是为了一段感情等诸多原因,很多人都难免需要换工作城市。这时许多年轻人或许都还没有想到和我们密切相关的社保,只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或者有考虑要买房的人才会想起来社保迁移怎么解决,原来已缴纳的社保要怎么办?相信很多人对于社保的问题本身就还只是一知半解,对于迁移这听了很多还是一头雾水。本人也是刚刚跨省市工作一年,社保迁移了两次,一次是因为工作变动,一次是因为要回老家买房。
我们所熟知的社保,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五险”,其实涉及到转移问题的主要就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至于公积金是单独的一块,可以独立于社保之外进行合并转移。其它暂时不存在转移问题。
1、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每个月缴费的大头,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都是最大的一笔费用支出。这也是为了未来有充足的养老资金储备。但涉及转移的时候,我们仅需要关注养老账户中个人缴纳的部分(个人账户储存额)即可。
单位为你缴纳的部分(统筹基金),按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础,按12%的总和转移,虽然看似不是转移的全部,但是统筹账户最后影响领取的主要和当地平均工资水平有关系,对于未来我们基础养老金的领取并未有影响,所以不需要太过担心。
2、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和养老金保险一样是两个账户,采用的是统筹账户+个人账户的形式,那么跨省转移的时候,可以转移的是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缴费年限及个人账户余额。
3、失业保险
失业人员原用人单位与户籍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可以选择在原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户籍所在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选择在户籍所在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经办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失业保险待遇按照户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由户籍所在地经办机构按照规定发放。
4、公积金
个人公积金因为涉及到买房等问题,一直也是备受关注的一块资金。并且公积金账户的累积金额和年限等都会与未来公积金贷款的额度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如果需要用到公积金贷款,最好是把公积金进行合并转移,可以增加账户余额部分。
另外,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属于当期交纳当期享受的险种,并不存在转移的问题。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不需要员工自己缴费,如果发生工伤和生育时单位没有给员工交这两项社保,员工就不能享受社保基金支付的待遇。
社保的转移主要是为了未来的的社保待遇享受,也主要是上面列到的,养老、医疗和公积金三部分。
1、养老金领取规则
?养老金额度=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比例))÷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蓄额(含利息)÷计发月数。
从养老金领取的公式来看,未来退休时养老金的领取额度与你个人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账户余额以及养老金领取地的职工平均工资等密切相关。同样的条件下,因为大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要高于其它三四线城市,当然选择在大城市退休的话养老金的总体额度也会要比其他地方高出来一些。
所以说,如果能够满足大城市的退休条件,这时候就不需要在换城市的时候直接转移社保。比如说我如果在北京连续缴纳了十几年的社保,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回到老家工作,当我又临近退休,那我此时的社保可以考虑不转移,可以未来选择在北京办理退休,领取比较高额度的养老金。
2、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当期缴费当期享受的,至于退休后的医疗待遇,主要靠累计缴纳年限。目前大部分城市的规定是男性缴纳满25年,女性累计缴纳满20年,可以在退休时候继续享受职工医疗保险待遇。所以当期缴纳的时候报销待遇主要看缴纳的城市,只要在退休以前把各地的社保缴纳年限合并起来即可,不需要立即转移。
另一个涉及到个人账户问题,如果没有转移社保,那原缴费的账户就会被封存,那个人账户的余额就不能继续使用。目前除了北京、天津其它地方也不支持取现。但是部分地区现在支持购买商业保险,比如上海,沈阳,杭州、福州等地如果有保险需求,可以当现金消化掉。
3、公积金
这项主要根据个人的需求,毕竟是一大笔资金的结余。建议有买房,租房,装修等情况,都可以考虑直接转移合并。
其实要不要转移,最终的考虑是想要在哪里办理退休。退休地的选择也不是我们能随意决定的,按照国家的规定,男的满50岁,女的满40岁,换城市工作不能在新的城市建立社保账户,只能建立临时账户,原先交的社保也不能转移到新的城市,这时候社保的关系不发生转移,仍在原参保地,待达到养老金领取条件时,将临时账户中的全部储蓄额归集到一起,转移养老金领取地或户籍地。
注意一点:如果是同省户籍人员在省内流动就业,申请省内转移时,不设年龄以上限制!
多地缴过社保,最后在哪领取养老金?我们先来了解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应同时具备的条件:
(1)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才能终身享受养老金,执行延长退休后一般都要等到65岁才能领取;
(2)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
最后看参保人符合待遇领取条件时在各个参保地的缴费年限,然后按照“户籍地优先、从长、从后计算”的原则来确定领取地。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
?1.参保人的参保地和户籍地一致,待遇领取地在户籍地,也即参保地领取养老金;假如小王一直在户籍地工作,并缴费至退休,毫无疑问养老金领取地就是户籍地。
?2.户籍地和参保地不一致的,那么就以累计参保满10年的地方为养老金领取地;假如小王在北京缴15年,在户籍地郑州缴8年,因北京缴费满10年以上,故以北京为养老金领取地,这就是从长原则。
?3.如参保人有多个缴费满10年的地方,按最后一个满10年的地方确定养老金领取地。假如小王在上海缴6年,北京缴12年,杭州缴10年,那么退休后,养老金领取地是最后一个满10年的地方杭州,这就是从后原则。
?4.如参保人在所有地方缴费都不到10年,但是总要有地方可以接收,这时候参保人的养老关系和相关资金就会转回到户籍地,由户籍地来支付养老金。假如小王在北京缴7年,在户籍地缴郑州缴3年,深圳缴8年,在上海缴5年,因没有在任何一地缴满10年,退休后只能在户籍地郑州领养老金。户籍地也是大城市就好,但如果工作时候都在一线大城市,户籍地却是十八线小城市,领到养老金就会比较少。
社保的累计年限对我们很重要,包括养老的最低15年,和医疗的男性25年,女性20年,这几个时间点。那连续缴纳年限对于我们也很重要,所以在选择换工作城市或者转移时,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想在什么地方生活,注意尽量不要出现在大城市缴纳多年高额社保金,最后回到小城市领取较低的养老金。
如果你也需要转移社保,具体的操作流程和细则各地是有许多区别的,这个转移了两次之后才发现,大体框架类似,但是细节有些不同。如果要办理转移,可以咨询当地的相关部门或者咨询人资,会提供比较有效的帮助!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上海居转户延期至2024,新政未出,非沪籍现在该怎么办?
- 上海落户|公示了就意味着落户成功了吗?还有这七步一定别忘记
- 2022年上海中级职称落户难吗?有职称可以缩短居转户年限吗?
- 2022年元宵节,退休人员每人发放1200元过节补贴,是真的吗?
- 200套房超500人抢,落户放宽后,上海投资客正在重返汾湖
- 汇总!社保调基,北上广深等城市社保费用上涨了多少?
- 上海居转户:如何正确理解社保个税匹配、重税问题?
- 外地户籍在上海是否可以领失业金?
- 2021上海居转户条件是什么?何为“市场化评价标准”?
- 上海居转户需要填写的资料及审核流程,你知道哪些
- 上海居转户,社保这样缴纳十几年也无法落户
- 2021外地人上海居转户落户政策有哪些?
- 2021最新上海落户社保基数要求,缴纳多少才能落户成功
- 外来媳妇嫁到铜川20多年没户口,热心民警帮跑办
- 上海今年上调养老金,收入3000工龄40涨多少?医保还有1个新变化
- 3月落户上海的5736人,来自哪些神仙公司,落户人数公司排名
- 「收藏版」居转户常见问题十二问
- 投资总额73亿元的60个外资项目落户上海,陆家嘴独占6家!
- 原来居转户这么简单
- 上海人才落户2021流程1.0
- 落深户要什么条件,全日制本科入户深圳
- 非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要求
- 本科生深圳入户条件2019政策深圳落户材料
- 深圳取消大专生入户(深圳取得户口的条件)
- 本科可以入深圳户口吗,入深户条件
- 深圳入户本科生有什么福利的简单介绍
- 我是普高应届美术生,联考校考都失利,走不了统招本科,想问一下自考本科怎么样?
- 条件是非全日制大专想办理深户,这个证书你不知道?
- 本科生直接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利弊就这么简单!
- 2022落户深圳流程,深圳核准入户条件2022年
- 专业办理深户10年,免费获取入户方案
- 重磅!人才引进(应届毕业生接收)“秒批”服务, 上“ i 深圳”APP掌上办!
- 2021年全日制学历入深户办理全流程分享
- 大专生可直接入户深圳吗
- 2018年大学本科生怎么入深圳户口?办理的程序又是怎么样的呢?
- 专科入深户有补贴吗
- 2019关于社保的有关问题,你不明白的都在这里解释清楚了,留着备用
- 最高10000元/人!深圳出台政策鼓励创业培训,四类项目可申请补贴
- 深圳入户个人办理流程,大专学历入深户需要什么条件
- 毕业生在沈阳落户有什么好处
- 整理了一份居转户公示的资料(201701-201906)
- 2021年上海落户数据大盘点,展望2022
- 上海首发海归300指数,博士硕士创业者占比83%
- 回国政策又变了?留学生想要回家咋这么难!附:最新归国政策
- 判缓刑能上海居转户
- 函授大专在上海能不能积分 哪些学历不能申请
- 西南交大博士前年身份证被盗 去年无故当上公司法人
- 分享上海居转户时间流程,同时温馨提醒,办理居转户心态莫急躁
- 清华2021届毕业生就业报告:近七成进体制?辟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