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批落户新政开始实施,背后有何深意?
栏目:研究生博士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1-22 来源:网络
(上海一批落户新政开始实施,背后有何深意?)
创新呼唤人才,创新需要人才,创新创造人才。“2020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峰会”今天启幕,向全球高层次人才发出最新“求贤帖”。这是上海汇聚海内外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针对如何引才、用才、留才,上海近年来不断推出“人才新政”,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努力打造海内外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站在“十四五”新起点上,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全会指出,要全面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率先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上海是一片能干事、干成事、成大事的沃土。”采访中,许多扎根上海的海内外人才表达了这样的共识。人才、技术、项目、资金都在此汇聚,创新创业生态圈越来越有活力,他们对未来在上海创新创业充满期待。政策“组合拳”激发活力这个月起,上海一批落户新政开始实施,包括临港新片区和张江科学城的“居转户”人员、引进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在内的各类群体,都成为政策优化的受益对象。就在4个月前,上海海外人才“4+1”新政发布,留学人员来沪创业将获得从资金支持、社保补贴、知识产权保护到落户“绿色通道”、专业服务等在内的立体支持。近年来,一系列新政、一项项举措相继出台,释放着同一个信号——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继上海人才新政“20条”“30条”之后,2018年上海发布“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聚焦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与计算科学等13个上海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重点领域,“量身定制,一人一策”遴选高峰人才,进一步推动上海形成对全球高峰人才的“磁吸效应”。数据显示,目前,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已有19万余人,留学人员在沪创办企业5300余家,注册资金超过8亿美元,12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驱动力的创业企业,其中境内上市企业达35家,境外上市企业10家。同时,在沪工作的外国人达到21.5万人,占全国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居全国首位。政策多了,“简”与“放”却是核心。“简”的是流程、环节,“放”的则是障碍与权限,从而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厚植人才优势。“科研人员可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这条政策,引起了当时还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德辉的关注。后来,徐德辉提交了离岗创业申请,成了所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研究所不仅为他保留了事业单位编制,还安排他创立的烨映电子入驻“新微创源”孵化器,接受传感器领域创业的专业服务。如今,该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感知和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相关产品在市场上已逐步替代进口产品。营造宜业宜居人才发展环境人才要“引进来”,更要能“尽其用”。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地区发展最具竞争优势的软实力。自2013年起,上海连续七年举办“中国海归创业大会暨上海海归人才创新创业大会”,通过资金与项目对接,整合科技资源配置、课题论证提供“一站式”多元化服务等,为海归经验传承、聚集创新人才提供舞台,打开了一扇上海对外广招四方之才的窗口。博通集成、英语流利说、一药网等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企业在此平台上得到关注和孵化。2011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王翌走出硅谷、离开谷歌,选择回国创业,在上海创办了“人工智能+英语学习”的手机应用“流利说”。他和他的企业享受到了启动资金、人才公寓、工商办理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并于2018年9月在纽交所上市。“这些年里,我没有一秒钟后悔回国!”他毫不讳言对上海创业环境的喜爱,政府部门支持创新创业和海外人才的政策为他带来了切实帮助。“做成一件事,需要选一个最容易成功的地方,我认为上海就是这个地方。”“你必须主动拥抱国家战略,参与到国家产业发展的方向。”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张鹏飞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电子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5年,张鹏飞回国创立了博通集成,主营无线电通讯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发和销售,填补国内市场的多项空白。在他看来,自己从事的行业恰好是国家和上海看重的产业,这个历史大机遇就是最好的创业环境。不仅海归人才在上海找到了施展价值的舞台,外籍人才也将上海视为事业发展的沃土。在不久前科技部发布的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中,上海再次排名第一,在这项评选中实现“八连冠”。贴心服务为人才创造广阔舞台近年来,上海坚持“不拼重金拼环境”,增强上海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创新创业人才普遍感到,政府部门服务更贴心了,办事更便利了,发展的舞台也更广阔了。去年4月,浦东国际人才港正式开港,覆盖集成整合80项人才审批业务,开设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审批“单一窗口”和“一网通办”服务系统,形成“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服务”的工作机制,成为上海市首个人才公共服务示范窗口,一年里累计服务国内人才超过19万人次,海外人才超过9600人次。“海创大会”今年升级为“海聚英才创业大赛”和“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峰会”,为海归人才提供了一个“以赛引才”“以会聚才”的大舞台。目前,全市各区已有2500多个项目报名投身到这次大赛中,33个优秀项目晋级总决赛。同时峰会还将筹建上海市海聚英才创业投资基金联盟,为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搭建起融资服务平台。据主办方透露,今年的峰会将推介上海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发布支持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重要人才政策,举行外籍人才永居证和全国首批外国创业人才工作许可证颁证仪式,启动外国人才薪酬购汇便利化试点等。目前,上海海聚英才平台已征集了1707家单位,个高层次人才岗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已吸引800余家企业、近百家服务机构参与,征集技术需求2400余项,意向金额逾40亿元。这些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目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等,也将在此次峰会上发布。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顾杰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吴頔顾杰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非全日制研究生怎么落户上海?上海落户政策改变!
- 奖励10万,住房补贴……考上研究生落户政策盘点!(含武汉)
- 「研」各高校研究生补助标准,快来看看你们学校给多少钱
- 上海博士后研究人员落户问题三:出站后在沪没有接收单位,可以办理落户吗?
- 2022年上海落户72分细则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第一类)
- 上海地区对研究生学历有哪些落户和人才补贴政策?
- 博士落户成都政策2022(安家补助可达百万,多地区争抢博士人才频出“高招”)
- 武汉博士落户政策补贴
- 天津研究生落户 最新研究生落户福利政策:毕业后直接落户,租房补贴1万元起...
- 重磅!上海出台落户新政:博士、双一流应届硕士可直接落户!
- 香港城市大学2022研究生可以落户上海北京吗2022已更新(实时/沟
- 博士后成功落户上海以下攻略会给你详细介绍
- 重磅:应届研究生,可直接落户上海!
- 博士后子女落户问题
- 研究生落户上海市需要什么条件2022
- 培养大数据人才!上海交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落户贵阳高新区
- 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及其配偶子女落户上学有关事项的通知
- 报考在职研究生户口需要迁吗?
- 兰州大学研究生可以落户上海吗
- 32岁复旦女博士年纪轻轻患癌,临终前嘱咐父母:帮我照顾好儿子
- 落深户要什么条件,全日制本科入户深圳
- 非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要求
- 本科生深圳入户条件2019政策深圳落户材料
- 深圳取消大专生入户(深圳取得户口的条件)
- 本科可以入深圳户口吗,入深户条件
- 深圳入户本科生有什么福利的简单介绍
- 我是普高应届美术生,联考校考都失利,走不了统招本科,想问一下自考本科怎么样?
- 条件是非全日制大专想办理深户,这个证书你不知道?
- 本科生直接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利弊就这么简单!
- 调查:逾6成港毕业生有意到大陆发展!深圳发创业补贴吸引港人
- 突发!深圳拟废止这类新引进人才租房补贴 最高1.2万/人
- 2021年新政策下发后自考本科还能直接入户吗
- 应届毕业生来深圳落户真方便!没有人工干预审判,最快的秒通过!
- 迁深圳户籍,一起来算算自己的积分,2022年新政多少分能入围深户
- 社保异地转移,不用再回原社保地办理(经验:武汉转到深圳)
- 深圳住房公积金的问题,都在这里
- 2021年深圳在职人才核准制落户办理指南
- 大专学历可以入户深圳,深户入户条件2022年
- 深户每年会发钱,本科入户深圳补贴
- 青岛博士落户政策
- 原创申请上海居转户期间,可以换工作吗?
- 关于2022年仁寿实验中学面向县外公开引进(第三批次)优秀教学人才的公告
- 留学生回国就业落户手续申请
- 上海发放首批18家“七类困难行业企业”稳就业补贴
- 上海居转户的问题2:子女符合什么条件,可以办理随迁?需要提供什么证明?
- 关于印发《桐乡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进和培育操作细则》的通知
- 宝山区公租房如何申请?需要哪些材料?这份保姆级教程请收好
- 上海落户新政策2022!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实施细则
- 上海人才引进公示后多久打印入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