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无缘985 熬到博士也没戏?
栏目:应届生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1-09 来源:网络
(本科无缘985 熬到博士也没戏?)
本科出身,越发重要
图/图虫创意
9月,一年一度的“保研季”。
已有名校正式官宣,将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推免比例,保研越发成为名校读研的主流途径。
同时,越来越多名校推行博士“申请-考核”制,扩大直博和硕博连读比例,开展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的长周期贯通培养。
简单说,本科没考上985名校,硕士难上。本硕普通高校,博士申请名校也难。就像不少考研党吐槽的:当年高考没考好,一路兵败如山倒。
今年的考研时间已于日前公布,但对数百万考研党而言,并不算好的消息接踵而至。
保研率持续上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袁直曾建议,要增加“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比例。
在考研大幕拉开前,保研早一步提上日程。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985名校日前已宣布,2022年将进一步扩大推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在省市层面,上海、安徽正式官宣,将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推免比例。
上海市三部门8月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上海市将努力提高本科生推免比例。教育部、安徽省7月公布《推动结构优化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共同行动方案》,提出安徽省将适度扩大硕士生推免名额。
当前,985名校保研率正朝着“破五”局面推进。清华大学2020年保研率达56.2%,北京大学为54.73%,均超过50%。武汉大学2017年接收推免生数量占比49.91%,2018年占比50.00%,2019年增加至52.85%,超过半数。
同时,985名校保研趋向“近亲繁殖”。中山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中,95.5%来自“双一流”高校。北京大学2019年接收推免生中,本科来自“双一流”高校的占比达94.8%。
反观普通高校,要么是个位数的推免比例,要么没有推免资格。截至目前,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一共366所。全国有3005所高等学校,87.82%的高校没有推免资格。
大部分的本科生无缘推免,即使本科期间成绩优异。而985名校持续上升的保研率,不断挤压着考研大军的名校梦空间。
不过,清华大学教授金兼斌指出,不能因此否定研究生推免改革的意义。
至少基于经验,推免选拔机制还是有效和成功的,能够挑到有良好学术素养和潜质、或有特色的优秀学生。这种选拔方式由于更多依赖大学几年总体的累积表现,选拔方式更加可靠。
本硕博贯通培养
硕士期间少有机会,熬到博士也不见得有戏。
2020年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定位,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
日前上海市《关于加快新时代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扩大直博比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今年明确表示,优秀本科生攻博夏令营是经济学院选拔攻博生的唯一渠道。
所谓直博,是优秀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开展长周期贯通培养,本着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育机制,精准遴选科研“好苗子”。本科出身如何,无疑越发重要。
当然,本硕博贯通培养存在争议。对“本研一体”的学子而言,从本科到博士的贯通培养,尤其是在本校读博,未必是很好的路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指出,本硕博在不同高校学习的经历具备学缘异质性,1068名在新中国接受全部或部分高等教育、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院士中,具备学缘异质性的院士共864名,占比超过80%。
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申请读博阶段,目前高校主要实行三种方式:直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
博士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始于2007年,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率先尝试。如今,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均已开始推行“申请-考核”制。伴随着名校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取消统一入学考试。
梁挺福指出,对出身名校的应届毕业生而言,三种途径均可行。对于非名校应届生,尤其是母校没有博士点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申请-考核的方式读博,这无疑增加了难度。
与一考逆袭的统一入学考试不同,“申请-考核”制下,部分名校会对申请者的毕业院校或所在学科的位次作出要求,比如本科毕业于985、211高校,比如学科评估B档及以上学科。
考研党直面未来
三个月后,数百万考研党将奔赴考场,专硕在等着他们。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加,从2016年的177万人增至2021年的377万人。招生也在同步增长,8月教育部网站公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研究生招生比上年增加19万人,增长超过20%。
2020年研究生扩招19万人,就是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7月26日,教育部官网发布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公示结果,在新增1500多个硕士点中,专硕点占比高达70%以上。
在日前上海市《关于加快新时代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亦指出优先支持扩大专业学位招生。
我国从2009年起开始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到2017年专硕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硕,成为研究生教育主体。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到2025年将专硕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
然而,即便是专硕,一些名校的全日制也只青睐推免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不再招收统考生。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会计硕士,全日制只招收推免生。中国政法大学2021年各专业,接收推免生招生计划全部为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
考研党若笃定985名校,需要直面现实。在学术型硕士、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名校将更多的名额给予推免生,统考生要在专业型硕士、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实现抱负。
学硕>专硕>非全日制,简单勾勒出硕士圈地位鄙视链。
专硕学费高昂,法律硕士1-2万元/年,会计硕士整个培养周期达到13-23万元。伴随扩招,高校无法提供宿舍的问题也日益显著。未来,随着专硕规模扩张,学制延长为3年或成常态。
非全日制则在就业市场里长期遭歧视,以至于2020年教育部和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文件,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拒绝用人单位的招聘歧视。
留给考研党的机会不多,留待考研党直面的问题却不少。研究生教育该如何保障他们的未来?
梁挺福认为,专硕学费相比学硕而言,的确是高昂的,但最终的就业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的今天,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多样化,大力发展专硕的目的,在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对于将来毕业生的就业也是极大的保障。
针对非全日制的就业歧视是存在的,一方面是由于用人单位对今天的非全日制存在认知误区,另一方面也在启示培养单位,加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非全日制在形式上“半工半读”,并不是全日制的“压缩饼干”。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这个区数一数二的好学校,只接受上海户籍,双语特色
- 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落户、人才补贴、住房、就业情况?
- 户口的“前世今生”:61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部户口管理条例颁布
- 200万年薪!西交大2位计算机博士入选华为天才少年
- 芯片人才紧缺!这类专业很“火爆”,毕业生入职华为、中芯国际等名企!
- 「人才引进」2022年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
- 除了薪资,还有科研补助和25万元安家费!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招聘博士后啦
- 从二本院校考上同济大学的研究生,我都经历了哪些事?
- 选调生竟有上万元补贴,包括本科生
- 吓skr人!硕士落户补贴30万!这些城市偏爱高学历!
- 就业补贴、创业孵化服务双管齐下,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 小县城事业单位招聘瞄准硕博士和一流大学?回应来了
- 应届生可以直接落户上海吗
- 上海落户“放大招”后,“小美南翔”为何备受瞩目?
- 二线城市留不住人!985大学毕业生都去了哪里?
- 上海落户全流程(博士家庭户及非3月6月份毕业应届生家庭户)
- 2022年海归回国就业该关注啥?最新就业调查报告来了
- 吓skr人!硕士落户补贴30万!这些城市偏爱高学历!
- 上海:在沪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相应基本条件即可落户
- 2022年毕业的美国留学生,在国外工作几年再回国?
- 落深户要什么条件,全日制本科入户深圳
- 非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要求
- 本科生深圳入户条件2019政策深圳落户材料
- 深圳取消大专生入户(深圳取得户口的条件)
- 本科可以入深圳户口吗,入深户条件
- 深圳入户本科生有什么福利的简单介绍
- 我是普高应届美术生,联考校考都失利,走不了统招本科,想问一下自考本科怎么样?
- 条件是非全日制大专想办理深户,这个证书你不知道?
- 本科生直接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利弊就这么简单!
- 成人本科深圳入户,人才中心入深户
- 什么是核准入户 深圳户籍核准制
- 深圳中级职称可以申请人才房吗,二级建造师是否评中级职称,我们可以详细分析吗?(图)
- 不要看入深户简单,2021年注意,很多人在这两件事情上栽跟头
- @深圳家长们:少儿(大学生)医保统一申报正式启动
- 本科入深户流程
- 深圳自学考试本科怎么报名?
- 原创深圳拟收紧户籍政策?大专不行要本科,落户难度大大增加
- 深圳入户自考本科奖励钱吗的简单介绍
- 注意!这些问题会导致你入户被拒!千万不要忽视
- 2022上海居住证积分落户
- 上海居转户难吗 上海居转户的注意事项
- 厉害了!浦东这3所高校首次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 2022年上海居转户新政策亮点解读
- 毕业生户口迁回原籍该怎么做?
- 居转户(84个月),后三年3年2倍一定要连续吗?
- 上海市居转户21世纪人才网
- 上海人才引进新政实施细则是哪些?
- 刚过本科线上哪些大学?附2022接近本科线的本科大学名单推荐
- 加拿大官宣新政狂揽留学生,延长工签+审理期可以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