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提取公积金,还苏州的房贷!73项创新制度!长三角,又一张“中国名片”
栏目:深圳社保 人气:0 发布日期:2022-12-18 来源:网络
(从上海提取公积金,还苏州的房贷!73项创新制度!长三角,又一张“中国名片”)
2018年11月,中央决定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三年时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不断推动协同创新,打通的不仅仅是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瓶颈,更有曾经难以逾越的行政壁垒,这个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难题?又是如何突破的?
从1.4万吨到500吨,这里的水葫芦为何消失得如此之快?
诸建平是黄浦江松江段水上保洁公司的工作人员,打捞水葫芦是他们每天的例行工作。
水葫芦是一种水中生长的植物,在上世纪30年代作为畜饲料引入国内后,由于繁殖速度快,广布长江流域。不仅破坏河涌生态环境,甚至阻隔航道。
诸建平口中的“上面”,指的是江苏斜塘与浙江红旗塘,两湾江水交汇于此,形成浦江之首。川流不息的江水,从上游带来源源不断的水葫芦,困扰的不仅是上下游之间,还有河水两岸。
汾湖湾村和湖滨村,两个村子仅一河之隔,但分属江苏与浙江两省。省界线把一江清水一分为二,却对肆意生长的水葫芦无能为力。
两个村庄,一衣带水,世代通婚,却因为水葫芦产生隔阂。长三角要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是衡量成效的标尺。2017年,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开始协调沪苏浙三地,解决太湖流域水葫芦防控问题,然而江水无界、行政有界,三地联合防控工作推行得并不顺利。
在上海市青浦区河湖管理事务中心河湖管理科科长胡谨显看来,要保证上海青浦区境内没有水葫芦,关键江苏昆山得守住,然而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水利(水务)站站长王永红却是一肚子委屈。2018年,昆山境内的葫芦打捞量高达95万吨,已经是他们工作量的极限。
让上海到江苏境内的上游把守关口,这句多少有点赌气成分的建议,没想到竟然真的成为了现实。2018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上海青浦与江苏昆山水利部门的多次交流下,全新的联防方案应运而生。
上海青浦出资,在江苏昆山建造打捞站,设立水葫芦拦截库区。沪苏两股打捞力量拧在一起,效果远远超出王永红最初的预想。
如今,昆山千灯浦湖上,印有“昆河保洁”与“沪晟浦洁”的打捞船,如同兄弟般在湖面上共同作业,守护着淀山湖的水清岸绿。
随着清剿水葫芦联合行动的不断深入,让“冤家”变成“亲家”,太浦河畔的杨雄和沈建春也有着同样的体会。2019年10月,江苏吴江、上海青浦、浙江嘉善,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建立“联合河长制”,联合巡河、联合水质监测、联合执法会商、联合保洁、联合治理。
机制体制的创新,打破的不仅是行政壁垒,也是人心的隔阂,长三角上下游、左右岸齐力协力、共享共治。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渔,还能不能钓鱼了?
上海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原主任委员孙雷,曾经是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关于长江禁捕条例协同立法的参与者之一,现在刚刚步入退休生活,但即便是买菜,他也不忘向商贩普及长江的鱼不能卖这个法律常识。
长江,原本是世界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但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加上过度捕捞,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直到今天,一个数字依然让孙雷刻骨铭心。
为了修复长江生态,保护水生资源多样性,2019年,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明确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渔。
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通过,其中第六条明确要求,长江流域相关地方根据需要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规划编制、监督执法等方面建立协作机制,协同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就在同一个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牵头,召集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人大协同讨论,希望2021年第一季度就能完成协同立法,同步出台决定。三个月的时间就要走完原本需要两年的立法程序。这其中争议最大的一项就是全面禁止垂钓。
与上海、江苏、安徽相比,是否禁止垂钓,对浙江来说更难抉择。因为在浙江舟山地区,人工饲养区娱乐性垂钓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项目。
求大同、存小异,最终结合各省市实际情况,各自加入了“个性化条款”,解决垂钓难题。2021年4月1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分别作出《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同日正式施行。
前所未有的跨地区立法协同,前所未有的跨部门协作力度,让长江十年禁渔第一年就有了显著的管理成效,长江正在迎来新生。
给长江留白,为生态让路,在法律的保驾护航之下,长三角的水更清、天更蓝,发展的道路也越来越宽。
“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亮出“破题之钥”
朱家角沙家埭路66号,原本是一家物业公司所在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然而就在两年前,这栋楼八角小楼每晚都灯火通明,引起了旁边朱家角中学校长的注意。
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这片2413平方公里的示范区,横跨沪苏浙三省,成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如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营商与产业发展部部长朱正伟办公室里挂着的这幅作战图,是他亲手把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三张地图拼到一起的。
地图可以拼到一起,但是两省一市的相关行政权力如何才能让渡给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呢?
赋予示范区执委会跨区域的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权,这在当时的法律当中,根本找不到依据。作为一块“国家试验田”,不能被改革推着走,要推着改革往前走。
上海人大常委会会同江苏、浙江人大常委会及法制部门,反复研究,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最终以立法的形式,出台了《关于促进和保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共同赋予示范区执委会行使跨区域管辖权,开创了区域协同立法新模式。
2021年10月15日,长三角一网通办专区公积金窗口下,一对新婚夫妻,拿到了示范区内首笔跨省提取住房公积金,偿还异地购房贷款业务的回执。从递交材料到拿到回执,仅用了3天时间。而在过去,要从上海提取公积金,偿还苏州的房贷,是一件根本行不通的事。
以尽可能少的手续,申请到尽可能多的贷款。长三角一体化这样的国家战略,落在这对跨省工作生活的年轻人身上,是对未来柴米油盐生活的更多期待。进一扇门、办三地事。如今,三地互为前台、收受一体,共实现通办事项共计3877项,通办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可以说,每一项都面临三地不同的标准与要求,需要不断沟通和调整。
两年时间,在不断争吵中,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从生态环保、公共服务、金融、人才等领域推出了73项创新制度。
其中这份被称为示范区金融16条的先行先试举措,联合13个部门共同发文。13个抬头、13个公章,见证着试验田里改革的合力与决心。
半小时观察:长三角——以改革破壁垒以协同促开放
三年时间,在上海龙头带动下,长三角城市群之间,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始,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生态治理等各方面都实现了“同频共振”。不断释放的一体化红利,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亮出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名片”。(央视财经)
编辑/田野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选择在深圳退休和在老家退休相差多少?挂靠深企买社保划算否?
- 社保每月交800元,交30年,退休后能领多少钱?划算吗?
- 深圳医保一、二、三档待遇最新对照表!不知道就亏大了
- 深圳一档医保改为二档或三档医保后,个人账户里的钱还能用吗?
- 深圳小一和初一升学社保及其它问题解读
- 深圳更改基本医保档次时间来了!7月20日截止,错过要再等一年
- 在深圳缴纳的社保不一定能在深圳办理退休,你需要满足这些条件
- 即办即取!深圳社保卡办理全攻略出炉!还能网上申办!
- 在深圳缴满了15年社保,没有深圳户口的人可以在深圳办理退休吗?
- 接爸妈来养老!深圳正研究户籍迁入老人参加医保政策
- 深圳市如何开通社保?
- 现在东莞上班,但以前一直在深圳买的社保,现在该怎么办?
- 那些年你不知道的社保知识
- 深圳市人社局新增8项“秒批”业务 企业和个人社保缴费也可“秒批”
- 在深圳社保千万不能断!还有这些关于社保的事情你还不知道!
- 深圳社保医保一二三档的区别,门诊住院能报销多少呢?
- 在深圳买的社保可以转回老家吗?社保怎么转出?看完你就了解啦
- 超1.1亿用户异地缴费,助力“新市民”参保,微信支付发布智慧社保数据报告
- 深圳社保预约线下办理流程
- 深圳自由职业者可以自己交社保吗?
- 落深户要什么条件,全日制本科入户深圳
- 非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要求
- 本科生深圳入户条件2019政策深圳落户材料
- 深圳取消大专生入户(深圳取得户口的条件)
- 本科可以入深圳户口吗,入深户条件
- 深圳入户本科生有什么福利的简单介绍
- 我是普高应届美术生,联考校考都失利,走不了统招本科,想问一下自考本科怎么样?
- 条件是非全日制大专想办理深户,这个证书你不知道?
- 本科生直接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利弊就这么简单!
- 最新入深户政策,超生又放宽了
- 深圳居住证可以代领吗?《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常见问题解答
- 成人大专可以入深圳户口吗
- 成人高考文凭能办深圳居住证积分吗?
- 任性!2018年深圳入户条件还是那么简单!
- 杭州落户条件2021年新规,没社保能落户吗?
- 2019年办理深户必须注意的5大问题
- 你对专科生可以直接在深圳落户吗有多少了解?揭露背后简单的秘密
- 原来我们对入深户一直存在7大误区,难怪一直没成功是有原因的
- 2020年入深户条件新规定及有什么好处?
- 上海市人才引进申办条件,18类人才都可以落户上海
- 杭州调整大学毕业生落户政策:10月15日之后大专学历不能按照“人才引进”途径落户
- 10万安家费?考上就落户上海?各地研究生政策福利大盘点
- 研究生考到上海容易在上海落户吗?
- 落户上海新“捷径”?“居转户”年限缩短怎么申办?一图看懂→
- 上海居转户VOL.24 | 如果换了工作单位该怎么续办居住证积分?
- 花150万办上海户口?竟是中介自导自演的一场骗局
- 闵行居转户落户办理流程
- 2020年后的电大(非全日制本科)学历还可以参加司法考试吗?
- 外地小孩如何在上海上学?非沪籍上海积分入学最佳时机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