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栏目:人才引进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3-25 来源:网络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中办发[2008]25号
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就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的情况下,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越来越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需资源。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用较短时间拥有一批世界一流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多,目前已达121万余人。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在主要发达国家约有20多万人学成后留在海外工作,其中45岁以下、具有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的约6.7万人;就职于国际知名企业、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具有副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的高层次人才约1.5万人。这些留学人员虽然长期在海外工作、生活,但其中许多人始终心系祖国,有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的愿望。近年来,一大批在海外学习、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回到祖国,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以留学人员为主体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当前面临的难得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措施,围绕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更宽广的眼界、更宽广的思路和更宽广的胸襟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二、分层次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要凝聚共识,充分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在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分层次、有计划进行。
中央层面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下简称“千人计划”),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从2008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若干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在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部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40—5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和科技研发、创业机制,集聚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国家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做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引进项目。同时,要制定实施专项计划,重点引进本行业本领域发展急需和紧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研究制定实施本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要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推出一批特色项目,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业。
支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
三、坚持重在使用,切实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提供良好条件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突破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热情关怀、放手使用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环境和氛围,努力做到待遇招人、事业留人、情谊感人、服务到人,使他们能够全力以赴地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智慧,做出成绩。
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商业金融机构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将海外高层次人才吸纳到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和特长的岗位,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以担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商业金融机构的领导职务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主持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申请政府部门的科技资金和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参与重大项目咨询论证、重大科研计划和国家标准制订、重点工程建设,参加国内各种学术组织等。大力推动科研工作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国情、与国际接轨的科研和管理机制。根据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工作领域和工作性质,实行弹性考核制度,避免多头评价、重复评价。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以实行协议薪酬制,有条件的用人单位还可以实行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中长期激励措施。
各地区各部门要制定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妥善解决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医疗、保险、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并建立专门服务窗口,解除他们回国(来华)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
对千人计划中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专门政策、采取特殊措施,为他们提供相应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符合千人计划标准的,经有关部门评审后,可纳入千人计划。
四、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们抓紧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有利时机。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抓住机遇,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理顺工作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指导下,成立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和有关主管部门成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负责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在中央组织部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承担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千人计划的具体实施,指导各地各部门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各地区各部门也要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要将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联系专家的范围,完善联系办法,建立服务机制。对作出重大贡献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要以适当方式进行宣传和表彰。要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增强人才引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建立与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系的有效渠道,充分发挥有关学会、切、会等社会团体和组织的作用,加强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联系,为他们回国服务、来华工作牵线搭桥。各级财政预算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太原市人才引进政策汇总(奖励、补贴、经费)
- 我国引进海外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中国各省市博士人才引进政策汇总!!!-博士/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 广西人才引进福利待遇 广西薪资待遇
- 上海人才引进研究生补贴标准
- 【官方解读】青岛最新人才引进政策,涉及补贴、落户、安家费
- 贵州贵阳人才引进补贴政策及落户政策条件详解
- 博士人才引进到政府机关,定事业编管理七级,以后前途怎么样?
- 对于应届研究生,无锡市有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或住房补贴政策吗?
- 柳州人才引进政策及租房购房补贴新规定
- 大连市引进人才落户申请及办理流程图、重要提示及填表说明.doc
- 省技术创新研发工程中心召开2022年辽宁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洽谈对接会
- 河北张家口 | 宣化区引进高学历人才30名公告
- 上海人才引进居住证咨询电话
- 2022年大连人才引进落户的条件及申请所需要材料
- 上海市引进人才申请表.doc
- 海外人才引进落户政策
- 问:人才引进政策取消了“高新技术企业”字样,上海高新技术企业还可以申请人才引进落户吗?
- 没有学历也能走的特殊人才引进落户需要什么条件?
- 只有研究生学位没有学历可以办理上海人才引进居住证吗?
- 落深户要什么条件,全日制本科入户深圳
- 非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要求
- 本科生深圳入户条件2019政策深圳落户材料
- 深圳取消大专生入户(深圳取得户口的条件)
- 本科可以入深圳户口吗,入深户条件
- 深圳入户本科生有什么福利的简单介绍
- 我是普高应届美术生,联考校考都失利,走不了统招本科,想问一下自考本科怎么样?
- 条件是非全日制大专想办理深户,这个证书你不知道?
- 本科生直接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利弊就这么简单!
- 在北京从事自由职业的人,该如何办理社保?
- 大专学历入户深圳(大专文凭可以入户深圳吗)
- 福田这项补贴最高9000元,非深户也能申请
- 2022年,入户深圳,真的能省钱?
- 深户养老保险交够15年可以停交?事关你的养老、社保等热点问题
- 干货:深圳户籍儿童“幼升小”入学材料要准备哪些?
- 为什么大专入户深圳流程就是不了解?问题在于你忽略了这点……
- 2022年深圳本科落户补助?
- 2022中级职称核准入深户报名条件
- 不一样的角度,本科生入深户社保不满足条件的变与不变!
- 考CMA可以积分落户上海吗?上海CMA考试培训哪家好?
- 毕业生户口迁移申请书
- 「启达入户」佛山大专学历入户,一个多月时间户口办好!
- 2021上海居转户条件是什么?
- 人才引进遇到外地职称不认可怎么办?
- 博士后出站申请落户“社区公共户”签发《准予迁入证明》
- 清华毕业生70%进体制、超50%离京?以讹传讹
- 在职博士上海能否落户
- 上海新房,积分政!!!
- 为什么北京、上海的公务员限制户籍?主要是为了考虑你的生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