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毕业生70%进体制、超50%离京?以讹传讹
栏目:应届生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2-11-05 来源:网络
(清华毕业生70%进体制、超50%离京?以讹传讹)
根据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这么一算,比例果然超过70%。
但是,这个统计是有问题的!
这个表格统计的只是“签三方就业3669名毕业生的单位性质”。
根据报告,清华本硕博毕业生共计7441人。
继续深造2637人;直接工作就业同学4684人。未就业120人。
直接工作4684名同学中,
签订三方协议3669人。灵活就业1015人。这部分同学的户口、档案,将来均要回原籍。
就业报告中,这1015人被忽略掉了……
报告中,去体制就业、留京的比例,分母均是三方协议3669人。
一、关于协议就业
术语扫盲关于协议就业、合同就业、单位证明就业、灵活就业
大部分高校的“灵活就业”是指:单位证明就业、自由职业、灵活就业。
但清华大学把“签三方就业协议”之外的所有就业,统统定义为“灵活就业”,把合同就业也算入“灵活就业”,这是没错的。
因为,除了“三方协议就业”,其他形式就业(包含合同就业),档案、户口均要转回原籍。
注:三方和派遣、档案有关。
签订三方协议,不一定就能落户;
但不签三方,户口、档案肯定会打回原籍。
北京高校毕业生,向来“灵活就业率”比较高,因为落户北京困难,同学产生顾虑,不愿意签订三方协议,或无法签订三方,改签两方协议、或劳动合同、或单位证明、或实习协议。
有部分单位,因为不能给你落户,所以就不签三方,签订劳动合同。这部分主要是民营企业,尤其是私企。
国企招人,比较正规,绝大部分要签订三方,走正常手续。去体制内、国企上班,最好要签订三方,报到证是大学生干部身份的证明。
二、灵活就业不应被忽略
清北的就业质量报告,向来只统计协议就业。
因此每年都会引发媒体一波讨论~
如:
“选择就业的清北毕业生,四分之三进体制!”“父母拼了命把孩子推入名校,北大清华超7成毕业的学生却进了体制”“宇宙的尽头,是体制?”“互联网的尽头,是体制”清北毕业生,超过50%逃离北京…
……
真实情况却是,灵活就业同学虽然被忽略,但他们却客观存在。
清华的灵活就业情况如何呢?
灵活就业率13.6%,总计1015人。
把1015名灵活就业同学也放入统计,则上面大部分结论都是错的。
机关+事业+部队,占比36.4%。
36.4%,分母是直接参加工作的4684人。如果以全体毕业生7441为分母,比例更低。
这是真正的体制内。
即使算上国企,占比也只有55.1%。统计如下:
严格意义来讲,国有企业,属于“体制内”管理,但不是真正的“体制内”。
券商、电信、三桶油,等国企,虽然为国家打工,但按照市场规律运营,照样会破产倒闭。
国企总部、分公司机关的工作方式也许和机关事业相似,这部分管理人员可视为属于体制内,但其他绝大部分员工肯定不属于体制内。
清华毕业生,有一开始就进机关的,也有“电气博士在基层做一线电工待6年的”,这算不算体制内,不能一概而论。
至于进入基金、券商、投行的金融一线民工,算不算体制内?那就见仁见智了。
三、灵活就业同学去哪儿了
那么,灵活就业的1015人,去哪儿了呢?
不外乎以下几个去向:
灵活就业同学:大部分留北京,主要从事IT业、现代商务服务、金融;少部分从事文体传媒行业,或拟深造,或创业、正在求职。
①随着新产业和新行业的出现,就业形式多元化,少部分单位无法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
②还有少部分同学自主创业、自由职业,或慢就业,或不就业拟深造,或边就业边拟深造、拟考公…
③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落户政策友好,大概率能够落户,签订三方。
只有北京严控人口规模,收紧留京指标,无法落户,导致签订三方协议困难。灵活就业同学应主要来源于留京这一类。
去年北京出台针对清北、华五的落户政策,但清华毕业生的实际“签订三方协议”就业情况并没有明显提升,落户北京依然困难。
2021届签约就业共计3669人,较2020届2821人增加了848人,表面看协议就业增加较多。
但,博士后进站,上届的统计口径为“国内升学”,2021届变为“协议就业”。
博士后人数,参照2020届24.83%计算,约460人。本届协议就业实际增加848-460,约390人。
2021届毕业生总数7441人,较2020届6995人增加445人,实际的协议就业率43%,较上届增加不明显。
希望明年政策发挥作用,2022届灵活就业率会低一些吧~
题外话~
看完本文,大致就能看懂各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
再看清华毕业生的留京比例,如果算上灵活就业同学,真实留京远不止报告中的比例。
清北毕业生留京比例有多高?可大致参照复交毕业生留沪就业比例,因为复交报告包含了合同就业,且狭义的灵活就业比例较低。
再如,今天推送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虽然就业率不高,但一点水分都没有,因为“其他形式就业”“合同就业”率极低,反而极具参考价值。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较多同学慢就业,不就业拟深造。
再如,前几天整理的某校,就业率很高,但灵活就业率也很高,显然是有水分的,甚至有同学是“被就业”。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这个区数一数二的好学校,只接受上海户籍,双语特色
- 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落户、人才补贴、住房、就业情况?
- 户口的“前世今生”:61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部户口管理条例颁布
- 200万年薪!西交大2位计算机博士入选华为天才少年
- 芯片人才紧缺!这类专业很“火爆”,毕业生入职华为、中芯国际等名企!
- 「人才引进」2022年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
- 除了薪资,还有科研补助和25万元安家费!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招聘博士后啦
- 从二本院校考上同济大学的研究生,我都经历了哪些事?
- 选调生竟有上万元补贴,包括本科生
- 吓skr人!硕士落户补贴30万!这些城市偏爱高学历!
- 创意海报丨政策倾斜+保险补贴 多地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 先落户后就业、发放就业补贴……多地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交大毕业生户籍在校内即可办理迁移,闵行警方便民举措获师生点赞
- 拿到中级职称就能办理120积分?不一定
- 2022年应届毕业生领证时间汇总
- 2022留学生就业竞争力报告新鲜出炉!海归最偏爱TOP10行业曝光?
- 经智长三角(223期)丨 上海应届硕士生无需“打分”即可落户,专家建议下一步要强化人才生态环境
- 2018 各地落户政策大盘点,医学生在心仪的城市落脚了吗?
- 首次!今年来鲁工作北大毕业生超出鲁籍新生人数 山东招才引智效果显著
- 落户京北“径捷”
- 落深户要什么条件,全日制本科入户深圳
- 非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要求
- 本科生深圳入户条件2019政策深圳落户材料
- 深圳取消大专生入户(深圳取得户口的条件)
- 本科可以入深圳户口吗,入深户条件
- 深圳入户本科生有什么福利的简单介绍
- 我是普高应届美术生,联考校考都失利,走不了统招本科,想问一下自考本科怎么样?
- 条件是非全日制大专想办理深户,这个证书你不知道?
- 本科生直接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生入户深圳的利弊就这么简单!
- 深圳落户政策太暖心!电脑系统自动审批,最快一秒就通过!
- 落户深圳必看!2021深圳入户常见问题解答篇(一)
- 大专生怎么落户深圳_深圳在职人才拟入户地顺序及材料
- 2022年深圳市社保最新标准(缴费基数及缴费比例)
- 深圳非应届本科入户(本科可以直接入户深圳)
- 深圳大专能否人才引进 手把手教你申请
- 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来了!红土深圳安居REIT正式获批
- 2018深圳积分制和核准制入户有什么区别,看看这两个例子!
- 本科入深户条件2020新规定(大学生入深户需要什么条件2021)
- 上海抢人瞄准北京!清华北大直接落户!
- 上应 · 迎新季 | 2022级本科新生辅导员大揭秘(下)
- 放大招!天津积分落户政策拟放宽!买新房额外
- 城市“抢人大战”升级 放宽郊区新城落户成趋势 #时报大视野#
- 上海闵行区五年制大专学校报名流程介绍2022(滚动商讯)
- 博士后出站落户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 博士天津落户(博士落户天津有何优惠政策)
- 有没有人对本科毕业比较了解的,那个用人单位接收函和第三方有什么区别吗?
- 研究生直接落户新政下,2022新上海人买房逻辑
- 上海人才引进 公租房申请报告
- 三亚引进人才可网上申领住房补贴